意思解释
晚登郡阁
原文展示:
怅然高阁望,已掩东城关。
春风偏送柳,夜景欲沉山。
白话文翻译:
在高阁上怅然望去,东城的城关已经被掩映在视线之外。春风偏偏送来了柳树的消息,夜色渐渐沉浸在山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怅然:心中感到惆怅、失落。
- 高阁:高高的楼阁,指诗人所处的地方。
- 掩:遮掩,隐藏。
- 东城关:指东面的城门或城墙。
- 偏:特意,特别。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柳:指柳树,常与春天相关。
- 夜景:夜晚的景色。
- 沉山:夜色渐浓,似乎要把山也沉浸在黑暗中。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提及的“春风”和“柳”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世称“韦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曾担任地方官职,晚年隐居,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及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韦应物晚年,表达了他在高阁中所感受到的惆怅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此时的社会环境较为复杂,诗人常常感受到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晚登郡阁》通过高阁的视角,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夜晚的宁静。首句“怅然高阁望”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似乎是在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高阁象征着诗人高远的志向,但此时却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已掩东城关”,则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东城关的隐去仿佛也是一种人生道路的封闭感。
“春风偏送柳”一语,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春风象征着新生与温暖,柳树则代表着春天的来临。在这惆怅的氛围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美好,似乎春风的到来能抚慰他的心灵。然而,最后一句“夜景欲沉山”再次将读者带回到夜的宁静与沉寂之中,夜景的沉沉与高阁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既有春天的生机,也有夜晚的寂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怅然高阁望”:在高阁上,诗人感到一阵惆怅,目光远望,显得孤独。
- “已掩东城关”:东城的城关已隐入视线之外,象征着过去的事物和时间的流逝。
- “春风偏送柳”:春风带来了柳树的消息,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夜景欲沉山”:夜色逐渐加深,仿佛要将山也融入黑暗,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春风”和“夜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立。
- 拟人:将春风与柳树联系在一起,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高阁的孤独与自然的生机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伤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阁: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孤独的心境。
- 东城关: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过去的封闭。
- 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柳:代表春天与生命的象征。
- 夜景:暗示孤独与寂静的氛围。
- 山:象征着稳固与永恒,夜色的沉浸使山显得更加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感到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过去的回忆
- C. 对未来的期望
-
“春风偏送柳”中,春风的作用是什么?
- A. 增添孤独感
- B. 带来生机
- C. 使人烦恼
-
“夜景欲沉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宁静与孤独
- B. 热闹与喧嚣
- C. 快乐与欢笑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杜甫的诗中有更为深沉的历史感,而韦应物则更为细腻,注重自然的描写和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晚登郡阁》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