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峥嵘头角见龙神,画者微茫画得真。
一夜风雷捲将去,沛为膏泽下於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画龙的场景,画家从峥嵘的山头上看到了龙神的身影,尽管画家的技艺尚显稚嫩,但他所画的龙却栩栩如生。经过一夜的风雷,龙飞腾而去,随之而来的是丰沛的雨水,滋润了民间的土地。
注释:
- 峥嵘:形容山势雄伟,突出的样子。
- 龙神:常被视为力量和神秘的象征,寓意着风调雨顺。
- 微茫:形容画者的技艺不够成熟,画得并不完美。
- 膏泽:指润泽的雨水,比喻恩泽。
- 捲将去:形容风雷的力量将一切卷走。
典故解析:
- 画龙点睛:出自《历代名画记》,讲述了张僧繇为龙画上眼睛后,龙便腾空而起的故事,强调点睛之笔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杰,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而著称。其作品常常蕴含丰富的哲理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丰收的季节中创作的,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画龙作为一种象征,暗示着希望和祝福。
诗歌鉴赏:
在这首《画龙》中,徐元杰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画者与龙神之间的神秘联系。首句“峥嵘头角见龙神”便营造出一种高耸的意象,展现了画者与自然的对话。龙神的出现,不仅是画者灵感的来源,更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接下来的“画者微茫画得真”,则揭示了画者技艺的不足,却又不失对龙神的敬仰,显示出一种谦卑的态度。
“风雷捲将去”句子中的“风雷”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画者所描绘的龙神并非静态,而是充满了动感与生命力。这种动感在最后一句“沛为膏泽下於民”中得到了升华,画龙的结果不仅是艺术的完成,更是自然恩泽的降临,滋养了民众的生计。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画者的描写,也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期盼,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峥嵘头角见龙神:描绘画者在高耸的山头上看到了神秘的龙,象征着力量和希望。
- 画者微茫画得真:尽管技艺尚显稚嫩,但画出的龙却真实而生动,表达了画者的努力与对理想的追求。
- 一夜风雷捲将去:描绘自然的力量,暗示着变幻莫测的天气。
- 沛为膏泽下於民:寓意着自然的恩泽将惠及百姓,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龙神比喻为自然力量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将风雷拟人化,使自然现象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句工整,对仗工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龙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关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神:象征力量与吉祥。
- 风雷:代表自然的变化与力量。
- 膏泽:象征丰收与恩泽,体现对生活的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峥嵘头角见龙神”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画者的技艺高超
- B. 自然的雄伟
- C. 龙的神秘
- D. 画者的谦卑
-
“沛为膏泽下於民”中的“膏泽”指的是什么?
- A. 干旱的土地
- B. 丰沛的雨水
- C. 幸福的生活
- D. 画家的作品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现了对自然的思考与对民生的关怀。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自然,但《画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山居秋暝》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