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时间: 2025-01-10 22:50: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白话文翻译:
在山前的灯火中,黄昏即将来临,山头的云彩时而来去。
在鹧鸪的鸣叫声中,隐约能数出几家村庄,潇湘之地与故人重逢。
我挥动着羽扇,整理着纶巾,年轻时骑马策马留下的尘土如今已是满身。
如今我已憔悴,写下这首词以招魂,儒生的身份却多有误解。
注释:
- 灯火欲黄昏:灯火开始闪烁,暗示黄昏将至。
- 鹧鸪声:鹧鸪鸣叫的声音,常用以描绘乡村的宁静。
- 潇湘:指湘江流域,常与故乡、故人联系在一起。
- 挥羽扇,整纶巾:描绘年轻时风流倜傥的形象。
- 招魂:引申为对往昔的追忆与怀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兼具豪放与细腻的风格,作品多描绘战斗、爱国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辛弃疾晚年,表达了对往昔青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阮郎归》展现了辛弃疾对青春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开头两句“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黄昏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情。接下来的“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则引入了对故人的思念,鹧鸪的鸣叫声更加突显了乡村的宁静与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故土的深切依恋。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风采,意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年轻时的潇洒与豪情。然而,最后两句“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失落与无奈,儒生的身份与理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受到误解与困扰,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词情感深沉,结构紧凑,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出辛弃疾复杂而深邃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前灯火欲黄昏:描绘黄昏时分的宁静与沉重感。
- 山头来去云:云彩的变幻象征时间的流逝。
- 鹤鸪声里数家村:通过自然声音勾起对故乡的思念。
- 潇湘逢故人:意象中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
- 挥羽扇,整纶巾:展现年轻时的风度与洒脱。
- 少年鞍马尘:暗示年轻时的奋斗与拼搏的痕迹。
- 如今憔悴赋招魂: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失落感。
- 儒冠多误身:感叹当初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修辞手法:
- 比喻:灯火、云彩比喻人生的变幻与无常。
- 对仗:如“挥羽扇,整纶巾”,展现出词句的和谐美。
- 排比:通过连续的短句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体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灯火:象征着希望和温暖,也暗示了黄昏的来临。
- 云:代表了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 鹧鸪:象征着乡村的宁静与对过去的怀念。
- 潇湘:寓意故乡情怀,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 羽扇与纶巾:象征着年轻的风采与理想。
- 招魂: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辛弃疾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京城
- B. 湘江流域
- C. 黄河
-
诗中“如今憔悴赋招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与失落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by 苏轼: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怀念。
- 《临江仙》by 杨万里:描绘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细腻柔情。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