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

时间: 2025-01-27 04:00:42

茫茫九陌无知己,暮去朝来典绣衣。

宝匣镜昏蝉鬓乱,

博山炉暖麝烟微。

多情公子春留句,少思文君昼掩扉。

莫惜羊车频列载,柳丝梅绽正芳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茫茫九陌无知己,
暮去朝来典绣衣。
宝匣镜昏蝉鬓乱,
博山炉暖麝烟微。
多情公子春留句,
少思文君昼掩扉。
莫惜羊车频列载,
柳丝梅绽正芳菲。

白话文翻译:

在茫茫的街道上没有知己,
日复一日地穿着华丽的衣服。
宝匣里的镜子昏暗,蝉鸣伴着我乱糟糟的发。
博山炉里温暖的气息中弥漫着淡淡的麝香。
多情的公子在春天留下了诗句,
少思的文君白天却紧闭着门。
不要吝惜那被羊车频繁运送的花朵,
柳丝和梅花正好在这个时候绽放出芬芳。

注释:

  • 九陌:指的是道路,古时称作“陌”的地方,意指人来人往的街道。
  • 典绣衣:指的是用精美的刺绣制成的衣服,象征华丽。
  • 宝匣:珍贵的盒子,用来盛放镜子等物品。
  • 博山炉:一种香炉,形状像博山,常用于焚香。
  • 多情公子:多情的年轻男子,常常指代风流才子。
  • 少思文君:少思的文雅女子,指代文静的女子。
  • 羊车:指代运送花卉的车,代表着春天的繁华。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宝匣镜”可能与古代女子的美容习惯有关,镜子不仅用于打扮,也是女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博山炉”与香文化有关,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诗中“多情公子”和“少思文君”则可能是对当时文人风雅生活的描绘,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男女情感的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鱼玄机,唐代女诗人,生于公元845年,卒于约871年。她以才情横溢而著称,作品多描写情感与生活,尤其是在爱情方面有其独特的视角。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是诗歌繁荣的时期,社会上流行风雅的文人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

诗歌鉴赏:

《和人》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生活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极具画面感的描绘,勾勒出一个孤独而又不失优雅的女性形象。开篇以“茫茫九陌无知己”引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接着通过“暮去朝来典绣衣”描绘出日复一日的生活,虽华丽却缺乏温情。紧接着的“宝匣镜昏蝉鬓乱”则用细腻的意象表现了生活中的无奈与琐碎。

而后两句“多情公子春留句,少思文君昼掩扉”则展现了男女情感的对比,公子多情,留下一段春日的诗句,而文君却因思虑而闭门不出,反映了两性关系中的错位与无奈。最后两句“莫惜羊车频列载,柳丝梅绽正芳菲”则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和爱情的珍惜,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雅与孤独,情感的复杂与生活的无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茫茫九陌无知己: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孤独感。
    2. 暮去朝来典绣衣:日复一日的生活,虽然华丽却显得空虚。
    3. 宝匣镜昏蝉鬓乱:描绘了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
    4. 博山炉暖麝烟微:展现一种温暖的氛围,暗含美好生活的向往。
    5. 多情公子春留句:多情的男子在春天留下诗句,象征着浪漫。
    6. 少思文君昼掩扉:文君因思虑而闭门,反映了情感的复杂。
    7. 莫惜羊车频列载:劝诫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8. 柳丝梅绽正芳菲:展现春天的美好,象征生命的活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羊车”比喻美好的事物。
    • 拟人:如“多情公子”和“少思文君”赋予了人物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孤独与情感的复杂性,表现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对知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街道: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孤独的行者。
  • 华丽的衣服:代表外在的生活方式,却掩盖内心的空虚。
  • 镜子:象征自我反思与内心的无奈。
  • 香炉:代表生活的情趣与文化。
  • 春天的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茫茫九陌”指的是什么?

    • A. 孤独的心情
    • B. 热闹的街道
    • C. 无知的朋友
  2. “多情公子”代表什么?

    • A. 一个冷酷的人
    • B. 一个浪漫的年轻男子
    • C. 一个无情的文人
  3. 诗中提到的“博山炉”主要用来做什么?

    • A. 煮水
    • B. 焚香
    • C. 煮饭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鱼玄机的《和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孤独与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表达了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两首诗在表现情感时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观与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鱼玄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