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旱》

时间: 2025-01-11 19:54:16

食贫那识小槽红,回也箪瓢久屡空。

翘候载芟歌济济,忍看云汉叹烛烛。

困穷转觉蓬心隘,憔悴犹怜菜颊丰。

坐对骄阳思霈泽,日占鸣鹳望穹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悯旱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食贫那识小槽红,
回也箪瓢久屡空。
翘候载芟歌济济,
忍看云汉叹烛烛。
困穷转觉蓬心隘,
憔悴犹怜菜颊丰。
坐对骄阳思霈泽,
日占鸣鹳望穹窿。

白话文翻译:

当我食不果腹时,怎能知道小槽里的红色米?
转过身来,箪和瓢早已多次空空如也。
翘首期待着雨水的到来,听到农民们的歌声,热闹非凡,
我忍不住看着天空,叹息着无尽的干旱。
困穷的境地让我感到心中愈加窘迫,
憔悴的我仍然怜惜那些丰腴的菜蔬。
面对着炙热的阳光,我思念那滋润的雨水,
每天只看到那些鸣叫的鹳鸟在高空中徘徊。

注释:

  • 小槽红:指的是小米,形容贫穷时连最基本的食物都没有。
  • 箪瓢:古代盛装食物的器皿,用来象征贫困。
  • 翘候:形容期盼,期待雨水的到来。
  • 云汉:指天空、银河,暗示着干旱的无奈。
  • 烛烛:形容叹息声的轻微、无奈。
  • 蓬心隘:形容内心的窘迫与无助。
  • 菜颊丰:虽然身体憔悴,但对丰收的菜蔬心生怜惜。
  • 霈泽:指的是滋润的雨水,象征着希望。
  • 鸣鹳:鹳鸟是候鸟,象征着自然界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经济动荡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民生,尤其是对饥荒和干旱的感同身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饥荒和干旱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干旱的苦恼与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农民的辛劳。

诗歌鉴赏:

《悯旱》是一首深刻表现干旱对人们生活影响的诗作。王之道通过对自己困境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无奈和对人们辛勤劳作的深切同情。诗中以“食贫”开篇,直入主题,表达了因干旱而导致的生活困顿。诗人在描绘自身境遇的同时,兼顾了对农民艰辛的关注,展现出其人文关怀。

“翘候载芟歌济济,忍看云汉叹烛烛”一句,通过对农民歌声的描绘,表现了对丰收的渴望与期待,但同时又因看不到雨水而感到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充满了诗的整篇,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此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坐对骄阳思霈泽”来表达诗人的思念和期待。骄阳与霈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干旱的残酷与对雨水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构建了一幅动人的干旱图景,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食贫那识小槽红”:在贫困的情况下,无法体会到美味的食物。
    • “回也箪瓢久屡空”:转过身来看,盛装食物的器皿早已空空如也。
    • “翘候载芟歌济济”:期待着雨水的到来,听到农民们的歌声热闹非凡。
    • “忍看云汉叹烛烛”:无奈地望着天空叹息,感到干旱的痛苦。
    • “困穷转觉蓬心隘”:在困境中,内心的窘迫感愈发强烈。
    • “憔悴犹怜菜颊丰”:虽然憔悴,但仍然对丰腴的蔬菜心生怜惜。
    • “坐对骄阳思霈泽”:面对烈日,思念细雨的滋润。
    • “日占鸣鹳望穹窿”:每天只看见鸣叫的鹳鸟在天空中飞翔。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干旱与丰收、骄阳与霈泽的对比,突显了生活的艰辛与希望的渴望。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类的情感,比如对雨水的思念,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用“箪瓢空”比喻生活的贫困,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干旱带来的生活困扰,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与理解。

意象分析:

  • 小槽红:象征着温饱,暗示贫困与匮乏。
  • 箪瓢:代表着生活的艰辛,盛装的是希望与失落。
  • 翘候: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渴望改变现状。
  • 云汉:象征着自然与生活的联系,暗示着干旱带来的痛苦。
  • 骄阳:代表干旱的严酷环境,形成与霈泽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食贫”意思是: A. 吃得很好
    B. 饥饿贫困
    C. 食物丰富

  2. “翘候载芟歌济济”中的“翘候”指的是: A. 期待
    B. 失望
    C. 忍耐

  3.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反映对干旱的无奈? A. 菜颊丰
    B. 骄阳
    C. 日占鸣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1.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社会动乱与民生困苦,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2. 李白《月下独酌》:虽不直接描写干旱,却通过酒与月光表达了对自由与人生态度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