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松先公墓下》
时间: 2025-01-11 11:02: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种松先公墓下
作者: 方岳 〔宋代〕
一壑风衰二十秋,
俛行诘曲翳松楸。
冢前无路草欲没,
泉下有知山亦愁。
翁仲不言关气运,
衣冠如在想神游。
何年夹道虬龙侣,
泪湿春泥儿白头。
白话文翻译:
在这条山谷中,风景已衰败了整整二十个秋天,
我低头行走在曲折的小路上,被松树和梧桐遮挡。
坟前没有路,杂草已经快要淹没,
泉水下似乎也有知情的山,感到忧愁。
翁仲(守墓的神像)默默无言,与命运无关,
古装的身影仿佛仍在,令人想象他在神游。
不知多少年后,陪伴的虬龙(神龙)会再现,
泪水湿润了春泥,映衬着我白发苍苍的样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壑:山谷。
- 俛行:低头行走。
- 诘曲:曲折的道路。
- 翳:遮挡。
- 冢:坟墓。
- 翁仲:古代墓碑上的守护神像。
- 虬龙:传说中的龙,多指有特殊地位的龙。
典故解析:
- 翁仲:在古代汉族文化中,常常以翁仲的形象作为墓碑的守护者,象征着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 虬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常常与吉祥和长寿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华,号汀洲,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岳对故人之墓的悼念,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感悟。身处风景衰败的环境,诗人感受到岁月流逝带来的哀愁。
诗歌鉴赏:
《种松先公墓下》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坟墓周围环境的描写,传达了对逝者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开篇的“一壑风衰二十秋”,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时光的流逝,风景的枯萎,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映射。
诗中“冢前无路草欲没”,描绘了坟前的荒凉,象征着逝者的孤独和被遗忘的命运。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翁仲作为守墓神像,虽不言语,却似乎在默默守护着过往的记忆。最后两句“泪湿春泥儿白头”,更是将全诗推向了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令人动容。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将个人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观察完美结合,展现了方岳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壑风衰二十秋:山谷中的风景已经衰败了二十个秋天,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俛行诘曲翳松楸:低头行走在曲折的小路中,被松树和梧桐遮蔽,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行走状态。
- 冢前无路草欲没:坟前已无路可走,杂草几乎要淹没,象征着逝者的被遗忘。
- 泉下有知山亦愁:泉水下的山似乎也在忧愁,表现自然对人世悲欢的共鸣。
- 翁仲不言关气运:守墓的翁仲默默无言,与生死运势无关,暗示对命运的无奈。
- 衣冠如在想神游:古装的身影仿佛仍在,令人联想到逝者的灵魂在游荡。
- 何年夹道虬龙侣:不知何年,陪伴的虬龙会再现,唤起对未来的期待与思考。
- 泪湿春泥儿白头:泪水湿润了春泥,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衰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逝者的记忆比作春泥,象征着生命的滋养与衰败。
- 拟人:泉水与山似乎有情感,赋予自然以生命的感知。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如“冢前无路草欲没,泉下有知山亦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透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出对生命、死亡和命运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壑:象征着隐秘与深邃,暗示着时间的沉淀。
- 松楸:代表生命的坚韧与常青,然而在这里却显得凋零。
- 冢:象征死亡与被遗忘。
- 泉: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灵魂的寄托。
- 泪:象征着思念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冢前无路草欲没”是什么意思?
- A. 墓前有很多路
- B. 墓前没有路,草快要淹没
- C. 墓前春暖花开
- D. 墓前有许多行人
-
“翁仲不言关气运”中,翁仲指的是?
- A. 一位诗人
- B. 一种动物
- C. 守墓的神像
- D. 一位神仙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种松先公墓下》同样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怀,李白在诗中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传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 《登高》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相关的宋代诗歌选集。
- 《古诗词基础知识》—诗词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