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约友三月旦饮)》
时间: 2025-01-11 11:12: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约友三月旦饮)
作者:蒋捷 〔宋代〕
雁屿晴岚薄。倚层屏千树高低,粉纤红弱。云隘东风藏不尽,吹艳生香万壑。又散入汀蘅洲药。扰扰匆匆尘土面,看歌莺舞燕逢春乐。人共物,知谁错。宝钗楼上围帘幕。小婵娟双调弹筝,半霄鸾鹤。我辈中人无此分,琴思诗情当却。也胜似愁横眉角。芳景三分才过二,便绿阴门巷杨花落。沽斗酒,且同酌。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雁屿上,薄薄的云雾弥漫。倚在高高的屏风前,千树高低相间,粉红娇弱。春天的东风藏不尽的花香,吹拂着山谷,生出万般艳丽的香气。花香又飘散到汀洲和蘅洲的药草间。尘土飞扬,匆匆而过,看那莺歌燕舞,欢庆春天的乐趣。人与物之间,谁又能说清楚?宝钗楼上帘幕轻垂,小婵娟弹着双调的古筝,半空中像鸾鹤般悠扬。我辈中人没有这样的机缘,琴韵与诗情都要搁置。也胜过了眉头愁苦的样子。春光一过二分,杨花便落满了绿阴的门巷。快去买斗酒,大家同饮一杯吧。
注释
- 雁屿:指的是雁阵飞过的地方或岛屿。
- 层屏:高高的屏风。
- 粉纤红弱:形容花朵娇嫩的样子。
- 云隘:云雾弥漫的地方。
- 汀蘅洲:指的是水边的小洲和药草。
- 扰扰匆匆:形容尘土飞扬的样子。
- 宝钗楼:指楼阁的名字,可能暗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 小婵娟:指的是弹琴的女子。
- 双调:一种古筝的调式。
- 愁横眉角:形容愁苦的样子。
- 杨花:柳树的花,春天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捷是宋代的重要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春天的三月,正值花开之际,诗人在与友人聚饮时写作,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词中描绘的场景生动,充满了春日的气息,反映了诗人对友谊与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贺新郎(约友三月旦饮)》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与人际关系的词作。全词以轻盈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美丽,尤其是在描写花香、莺歌燕舞等意象时,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人透过这些自然景物,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在词的开头,作者用“雁屿晴岚薄”引入,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之后通过“倚层屏千树高低,粉纤红弱”来描绘春天的繁花似锦。接下来的“云隘东风藏不尽,吹艳生香万壑”则表现了春风的温柔和花香的弥漫,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愉悦的氛围。
随着词的深入,诗人转向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思考人与自然的互动。最后以“沽斗酒,且同酌”呼应,表达出对友谊和相聚的珍视,昭示了在美好时光中共享快乐的重要性。这种对生活的感悟与春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词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屿晴岚薄:描绘晴朗的天空与薄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 倚层屏千树高低,粉纤红弱:通过层次感的描绘,强调了春天花朵的娇嫩和多样性。
- 云隘东风藏不尽,吹艳生香万壑:东风将花香带到四面八方,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扰扰匆匆尘土面:表现出人们在春日中活动的忙碌。
- 看歌莺舞燕逢春乐:描绘春天的鸟儿欢唱,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欢乐。
- 人共物,知谁错: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一种哲理性思考。
- 宝钗楼上围帘幕:描绘出一个优雅的场景,暗示了社交的场合。
- 小婵娟双调弹筝:提到音乐,增添了文化气息。
- 我辈中人无此分: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带有一丝羡慕。
- 琴思诗情当却:表明即使没有这样的机缘,诗人依然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 芳景三分才过二,便绿阴门巷杨花落:感慨春光短暂,时间飞逝。
- 沽斗酒,且同酌:以酒相聚,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隘东风藏不尽”,通过比喻展现春风的温柔。
- 拟人:如“莺舞燕逢春乐”,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增添生动性。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词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强调了在自然美景中与友人相聚的快乐与重要性,反映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屿: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春天的来临。
- 花香: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莺燕:象征着春天的欢乐与自由。
- 酒:象征着友谊和欢乐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雁屿”主要指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植物
- C. 一个地方
-
词中“沽斗酒,且同酌”的意思是什么?
- A. 买酒一起喝
- B. 喝酒后散步
- C. 参加宴会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无所谓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蒋捷的《贺新郎》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杜甫的作品多了一份忧愁与思考,而蒋捷则更加欢快与轻松,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