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观妓》
时间: 2025-01-11 13:59: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日观妓
作者:万楚〔唐代〕
西施谩道浣春纱,
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
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
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
却令今日死君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西施随便说着在春天浣洗纱布,
如今的美人碧玉与她斗艳争华。
她的眉毛妩媚,夺去了萱草的颜色,
她那红裙子妒忌得让石榴花都显得黯然失色。
新唱的一曲令人神迷,
醉舞时双眼微闭,鬓发斜垂。
谁说五丝能续命,
偏偏今天却让你家破人亡。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以美貌著称。
- 谩道:随便说,开玩笑。
- 浣春纱:洗涤春天的纱布,暗示女子的柔美和妩媚。
- 碧玉:比喻美丽的女子。
- 眉黛:形容女子的眉毛,像黛色一样美丽。
-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比喻忘忧。
- 新歌:新的歌曲,通常指动人的旋律。
- 醉舞:因醉而舞,形容女子在舞动时的迷人姿态。
- 五丝: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够续命的丝线,表示珍贵之物。
- 死君家:暗指家庭破裂或悲剧的结果。
典故解析:
- 西施与碧玉:二者均为古代美人的象征,西施历史上被誉为绝世美人,碧玉则是形容女子的美丽与高贵。
- 五丝续命: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象征长生不老。诗中暗示美丽并不能延续生命,反而引发悲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楚,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描写女性美和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的风花雪月之时,社会风气开放,歌舞宴饮盛行,诗人通过对美人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五日观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人的风采与魅力。开头两句通过西施的浣纱,表现出女子的柔美;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碧玉”的比喻,与西施的美丽形成戏谑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理解。诗中的红裙与石榴花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的妩媚和艳丽。整首诗在描写美的同时,也隐含了一种悲剧的意识,最后两句通过“续命”的比喻,表达了对美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施谩道浣春纱:西施随意地谈论着浣洗春纱,暗示她的美丽是自然而然的。
- 碧玉今时斗丽华:如今的美人如碧玉般美丽,和西施竞争光彩。
- 眉黛夺将萱草色:她的眉毛美丽得如同萱草的颜色,夺去了它的生机。
- 红裙妒杀石榴花:她的红裙子让石榴花显得黯然失色,展现了她的艳丽。
- 新歌一曲令人艳:新歌的旋律动人,令人心醉。
- 醉舞双眸敛鬓斜:女子在醉舞中,双眼微闭,鬓发斜放,增添了几分妩媚。
- 谁道五丝能续命:谁说五丝可以延续生命?
- 却令今日死君家:但偏偏今天却让你的家庭破灭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比作西施、碧玉等,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红裙妒杀石榴花”赋予红裙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的描绘,反映了美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揭示了美丽与悲剧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忧伤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施:象征绝世美女,寓意美的极致。
- 碧玉:象征美丽与高贵。
- 红裙与石榴花:象征艳丽与妒忌,反映女性之间的竞争与对比。
- 新歌与醉舞:象征欢愉与享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碧玉”是指:
A. 一种玉石
B. 美丽的女子
C. 一种植物 -
“红裙妒杀石榴花”中的“妒”是指:
A. 喜欢
B. 嫉妒
C. 赞美 -
诗中提到的“五丝”象征着:
A. 美丽
B. 生命
C. 财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感慨。
- 王维的《相思》亦展现了相思之苦,反映了美好与痛苦的交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