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

时间: 2025-01-11 22:43:16

秋风有落枝,天籁动埙篪。

鼓角山河壮,襟怀岁月迟。

阮生狂一啸,汉武老多悲。

虽有秦歌激,终堪理钓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有落枝,天籁动埙篪。
鼓角山河壮,襟怀岁月迟。
阮生狂一啸,汉武老多悲。
虽有秦歌激,终堪理钓丝。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吹拂,树木的枝叶纷纷落下,天上的乐音悠扬动听。鼓声和号角声激荡着壮丽的山河,胸怀壮志而岁月却显得缓慢。阮籍狂放地一声长啸,而汉武帝的晚年却充满了悲伤。即使有秦国的歌声激荡人心,最终还是要耐心地钓鱼,等候时机。

注释:

  • 秋风有落枝:秋风吹起,树木的枝叶开始凋零。
  • 天籁动埙篪:天上的音乐声动听,如同埙(古乐器)和篪(古笛)发出的音调。
  • 鼓角山河壮:鼓声和号角声回响,壮丽的山河在声中显得更为雄伟。
  • 襟怀岁月迟:心怀壮志,但时间却显得缓慢。
  • 阮生:阮籍,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狂放不羁著称。
  • 汉武老多悲:汉武帝晚年多感伤,反映历史的沉重。
  • 秦歌激:指秦国的歌声,激昂而动人。
  • 终堪理钓丝:最终仍需耐心等待,象征对未来的期许。

典故解析:

  • 阮籍: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因其狂放不羁的个性而闻名,代表了那一时代的自由精神。
  • 汉武帝:西汉的皇帝,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但晚年却因权力斗争和个人悲剧而感到孤独与悲伤。
  • 秦歌:指的是秦朝时期的歌曲,象征着激昂与历史的激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师董,宋代诗人,作品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事的深刻反思。他的诗常常融合历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落叶纷飞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风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怀和对历史人物的思索,反映了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秋风》一诗,以秋风为引子,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感伤与思索。首句“秋风有落枝”,一开篇便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气息,仿佛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天籁动埙篪”,则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鼓角声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与国家壮丽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

阮籍的提及,使得诗歌的情感愈发复杂。阮籍作为狂放不羁之人,他的“狂一啸”不仅是对现实的不屈,也是对历史的反思。而汉武帝的悲伤,则让人联想到权力与孤独的对立,暗示着即使在辉煌的背后,仍有无尽的悲哀。

最后一句“虽有秦歌激,终堪理钓丝”,则是诗歌的哲学总结。面对历史的激荡与纷繁,诗人选择了一种淡定的态度,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秋景的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与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有落枝:描绘秋天的场景,暗示生命的无常。
  2. 天籁动埙篪:自然的声音与人类的音乐相结合,表现出和谐与美。
  3. 鼓角山河壮:国之壮丽与历史的回响,表现出一种壮志豪情。
  4. 襟怀岁月迟:心怀壮志却对时间的感慨,表现出时间的无情。
  5. 阮生狂一啸:阮籍的狂放,代表着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
  6. 汉武老多悲:历史的沉重,表现出权力与孤独的对比。
  7. 虽有秦歌激:即使有激昂的音乐,仍然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
  8. 终堪理钓丝:象征耐心与等待,体现出一种淡然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秋风与落枝比喻生命的脆弱。
  • 拟人:将自然声音赋予人性,增强情感。
  • 对仗:如“鼓角山河壮,襟怀岁月迟”,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风与历史,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思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落枝:代表生命的凋零与变化。
  • 天籁:象征自然与艺术的和谐。
  • 阮生:代表个性与自由的追求。
  • 汉武:代表历史的沉重与权力的孤独。
  • 秦歌:象征激昂与历史的回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阮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汉武帝
    • B. 阮籍
    • C. 秦始皇
  2. “秋风有落枝”中的“落枝”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繁荣
    • B. 生命的脆弱与变化
    • C. 秋天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秦歌”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和谐美好
    • B. 激昂与历史的激荡
    • C. 内心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情感,但更关注国事与民生。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出一种孤独与自我陶醉的情感,与《秋风》的历史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