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5-02-04 14:0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琴曲唯留古,书多半是经。
见周氏涉笔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
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
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被召谢病,见西清诗话寄身千载下,
聊游万物初。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
独坐双关防易断,只眼畏难全。
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
围棋长篇。见韵语阳秋。
白话文翻译:
古琴的曲子只留下了传统,书籍大多还是经典。
看到周氏挥笔横裁桑节杖,直接剪裁竹皮巾。
夜晚的鹤在琴亭警觉,春天的莺在酒瓮边啼叫。
颜回只乐于道理,原宪难道会因为贫穷而伤心?
被召见却因病推辞,看到西清的诗话寄托在千年之后,
随意游玩万物初生的景象。想要让无形变为有形,反而觉得实际是虚无。
独自坐在双关的地方,防备容易断裂的事情,唯有眼前的困难让人畏惧。
鱼鳞张开抵挡九方,鹤翅环绕三边。
围棋的长篇,见到了阳秋的韵语。
注释:
- 琴曲:古琴音乐,象征着传统文化。
- 周氏:周氏可能指周朝的士人,象征文人。
- 颜回:孔子的弟子,以品德高尚著称。
- 原宪:指原宪,名原,字子思,孔子弟子之一。
- 西清:可能指西清社,或与诗歌有关的某个团体。
- 鱼鳞:象征防御或抵抗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绩(约701年-761年),字少伯,号阮亭,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诗和咏物诗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绩晚年,反映了他对古诗词的回归和对生活的思索。诗中融入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推崇与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琴曲唯留古,书多半是经",表现了对传统艺术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现代人对古文化的传承与认同。随后的句子中,周氏的形象和对乐道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文人理想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不仅表达了对贫困的淡然态度,更是对精神追求的强调。即使生活困顿,也不忘理想与信念。
在后文中,作者通过“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生活状态,仿佛在对抗外界的纷扰。而“围棋长篇”则象征着智慧与策略,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邃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展现了王绩对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琴曲唯留古:古琴的曲子只留下了传统,象征着对古文化的珍视。
- 书多半是经:书籍大多是经典,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 见周氏涉笔横裁桑节杖:周氏挥毫而作,象征文人的风气与创作。
- 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描绘夜晚的安静与春天的生机。
- 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表达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即使生活贫困。
- 被召谢病:因病推辞召见,体现了对名利的淡泊。
- 聊游万物初:随意游玩自然,享受万物的初生状态。
- 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探讨“有”与“无”的哲学关系。
- 独坐双关防易断:独自面对复杂的生活,思考人生的难处。
- 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象征防御与庇护,展现孤独的生活状态。
- 围棋长篇:象征智慧与策略,反映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鳞张九拒”,形象地表达了抵挡外来干扰的决心。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探讨了个人的理想与生活的困惑,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王绩通过对古典文化的回归与对自我境遇的反思,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深邃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曲:象征传统与历史。
- 鹤:象征高洁与宁静。
- 莺:象征春天与生机。
- 围棋:象征智慧与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王绩的“琴曲唯留古”中的“古”指的是什么?
- A. 古代文化
- B. 古琴
- C. 古书
- D. 古人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颜回唯乐道,___岂伤贫”,原宪的态度是?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鱼鳞张九拒”是指抵御外来干扰的意象。 (对/错)
答案:
- A. 古代文化
- 原宪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与王绩的作品同样关注自然,但王维的山水诗更注重景色的描绘,而王绩的诗则更多地探讨个人的哲理与情感。
参考资料:
- 《王绩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