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贺若枫生辰》

时间: 2025-02-04 15:49:19

揭网登坛屡共鸣,春风初识似曾经。

秦淮互儆笙歌梦,江浦同温诗酒情。

枫叶美,剑池清。

旧居停又降吟旌。

重逢还似初相识,袖有灵丹鬓更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贺若枫生辰
作者: 傅义

揭网登坛屡共鸣,春风初识似曾经。
秦淮互儆笙歌梦,江浦同温诗酒情。
枫叶美,剑池清。
旧居停又降吟旌。
重逢还似初相识,袖有灵丹鬓更青。


白话文翻译:

揭开网状的乐器,登上高台屡次共鸣;
春风初次相识,仿佛是以前的旧梦。
在秦淮河畔,彼此警惕着笙歌的梦,
在江浦,温暖的诗酒情谊依旧。
枫叶美丽,剑池清澈。
旧居再次停留,吟唱的旌旗降下。
重逢时仿佛仍是初次相识,
袖中藏着灵丹,鬓发愈加青翠。


注释:

字词注释:

  • 揭网:指揭开乐器的网状部分,象征开始演奏或表演。
  • 似曾经:仿佛曾经经历过的感觉。
  • 秦淮:古代著名的水域,因其美丽的风景和文化底蕴而闻名。
  • 互儆:相互警醒,提醒对方。
  • 降吟旌:吟唱的旗帜降下,象征着诗歌的结束或停留。

典故解析:

  • 秦淮河: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诗歌、歌谣频繁,象征着繁华与文化的交融。
  • 灵丹:通常指能够延年益寿的药物,这里比喻青春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义,生于当代,是一位致力于古诗词创作的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怀和描绘自然景观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为庆祝朋友贺若枫的生辰而作,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春风为引子,开启了一段友谊的回忆。开头的“揭网登坛屡共鸣”,不仅描绘了音乐的美妙,还暗示了友情的深厚。春风初识,似曾经的情感,透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秦淮互儆笙歌梦”,通过具体的地点,突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互动,仿佛在提醒彼此珍惜这段友情,尽管时光流逝,但他们的诗酒情谊依然如故。

“枫叶美,剑池清”描绘出自然的清新,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中“旧居停又降吟旌”,将重逢的喜悦与旧时的回忆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持久。而最后两句则更是深情,重逢的时刻仿佛是初次相识,袖中藏着的灵丹象征着青春与活力,给人以无限的希望。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和对友谊的深切思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揭网登坛屡共鸣: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共同演奏的场景,象征着他们的默契与共鸣。
  2. 春风初识似曾经:春风带来新的开始,似乎唤醒了以往的记忆。
  3. 秦淮互儆笙歌梦:在文化氛围浓厚的秦淮河边,彼此提醒着对方,珍惜这份梦幻般的友谊。
  4. 江浦同温诗酒情:江浦的温暖,象征着诗酒间的情谊,温馨而美好。
  5. 枫叶美,剑池清:自然景色的描写,寓意着生活中的美好与清澈。
  6. 旧居停又降吟旌:重回旧居,吟唱的旗帜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
  7. 重逢还似初相识:强调重逢后的新鲜感,友谊的温暖与亲密。
  8. 袖有灵丹鬓更青:寓意友谊给予彼此青春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情比作春风,形象生动。
  • 对仗:如“枫叶美,剑池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以友谊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重逢的珍惜,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与持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秦淮: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历史与传统。
  • 枫叶:美丽与成熟的象征。
  • 灵丹:青春与活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友谊与重逢
    C. 生活烦恼

  2. “秦淮互儆笙歌梦”中的“秦淮”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条著名河流
    C. 一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袖有灵丹”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青春与活力
    C. 知识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鹧鸪天》均表达了对友谊和生活的感慨,前者更侧重于对时光的感慨,后者则更强调重逢的温暖。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唐诗三百首》
  3. 《古代诗词名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