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死生都怕》
时间: 2025-01-11 05:08: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迁莺·死生都怕
死生都怕。这轮回贩骨,如何得罢。
不悟真常,强生枝节,性命了达不下。
有中不解,无中无里,难明真假。
离万法。这本来一点,何处安搭。
敢问些儿话。修真养性,如何凭执把。
甚是明心,甚为见性,甚是万缘不挂。
甚为明月清风,甚是玲珑脱洒了。
真法告,师父慈悲,提携点化。
白话文翻译:
生死都让人感到畏惧。这轮回的贩卖骨肉,究竟何时才能停止?
人若不明真理,便会在世俗的纷扰中挣扎,性命的真谛难以领悟。
有些事情难以理解,无形无质的道理,真假难以辨别。
远离万象万法,其实道理本是一点,何处可安放?
敢问这些话,修行与养性,如何才能不被执念牵绊?
真正明了内心,真正见到了本性,万缘便都不再挂念。
明月清风间,玲珑脱俗,心神自得。
真理在此,师父的慈悲,提携我领悟。
注释:
- 贩骨:指轮回中对生命的交易,暗指生死的无常。
- 真常:指永恒不变的真理。
- 性命:人的生命和本性。
- 离万法:远离一切法则与束缚。
- 执把:执念、执着的把握。
- 真法:真正的道理或教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本诗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诗词风格多样,尤其是词的创作达到了高峰。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内容反映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对生命的无常感到惶恐,进而引发对修行和悟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喜迁莺·死生都怕》以生死为主题,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深刻反思和对真理的渴望。开篇即以“死生都怕”引出主题,直面人类共同的恐惧。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对“真常”和“性命”的探讨,揭示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迷茫与挣扎。
“有中不解,无中无里,难明真假”句中,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指出人们在有形与无形之间难以找到方向,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几句则将目光转向修行与内心的明澈,通过“明心见性”以及“玲珑脱洒”,表达了对心灵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整首词在意象上采用了清新的自然元素,如“明月清风”,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深邃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从世俗中超脱出来的宁静。诗人通过对生死和真理的探讨,传达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死生都怕”:直接道出对生死的恐惧,开篇即设定了情感基调。
- “这轮回贩骨,如何得罢”:通过“贩骨”形象化生死的循环,传达无尽的轮回感。
- “不悟真常,强生枝节,性命了达不下”:强调不明白真理的人,生活中难免被繁杂事务所累。
- “有中不解,无中无里,难明真假”:探讨对事物的理解与认知的困难。
- “离万法。这本来一点,何处安搭”:追求万法之外的真实,而这真实又难以安放。
- “敢问些儿话”:发出求教的声音,体现出对智慧的渴求。
- “修真养性,如何凭执把”:询问修行的路径,强调放下执念的重要性。
- “甚是明心,甚为见性”:达到明了内心,见到了真实的境界。
- “真法告,师父慈悲,提携点化”:以师父的教导为指引,寻求启迪与帮助。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
- 押韵工整,整体结构严谨,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生死、真理与修行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心的觉悟与放下执念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清澈、明亮的内心世界,代表智慧和真理。
- 清风:象征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玲珑:代表细腻、灵动的心思,体现出一种脱俗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生死与真理
- C. 自然风光
-
“有中不解,无中无里”这句中的“中”指什么?
- A. 有形的事物
- B. 无形的道理
- C. 生活的烦恼
-
诗中哪些意象代表了诗人追求的境界?
- A. 明月清风
- B. 繁花似锦
- C. 江河湖海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喜迁莺·死生都怕》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但《山居秋暝》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喜迁莺》则更关注于内心的修行与哲理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