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中华屋记生存,旧事无人可共论。
老树婆娑三百尺,青衫还见读书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家中回忆往昔的情景。屋子里的一切都在提醒他过去的生活,但没有人可以与他分享那些旧事。那棵高大的老树摇曳着,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而穿着青衫的读书人形象依稀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对知识的执着与追求。
注释:
- 眼中华屋:意指居住在这座房子里的情景;“眼中”可理解为“在眼前”。
- 记生存:意为记忆中的生活,指的是往昔的经历。
- 旧事:指的是过去的事情。
- 无人可共论:没有人可以一起讨论这些往事。
- 老树婆娑:老树摇曳的样子,形容树木的生动。
- 三百尺:形容树木的高大,象征着岁月的悠久。
- 青衫:指读书人,常常以青色衣衫代表读书人或学者。
- 读书孙:暗指后辈或学生,传承知识的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青衫”与“读书”结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读书人的尊重与重视;“老树”的形象则常见于古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柱,金朝诗人、词人,著有《元曲选》等,擅长杂剧与诗歌,风格多样,直抒胸臆,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好问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变迁使作者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二》通过简单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中“眼中华屋”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熟悉而又孤独的画面,似乎在表达自己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心中涌动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往事已无人可共论,突显出一种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老树婆娑三百尺”这一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岁月的积淀与自然的力量。老树的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声的故事,象征着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历史的思考。这种情感在“青衫还见读书孙”中得以深化,作者通过对读书人的描写,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望,传递出一种文化延续的责任感。
整首诗在简约的语言中蕴涵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眼中华屋记生存”:在我眼前的这座房子,承载着我许多的生活记忆。
- “旧事无人可共论”:那些往事现在无人倾诉,心中只剩孤独。
- “老树婆娑三百尺”:这棵高大的老树在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忆过去的时光。
- “青衫还见读书孙”:即使时光流逝,穿着青衫的读书人形象依然在我心中闪现,象征着知识的延续。
-
修辞手法:
- 拟人:老树的“婆娑”让人想象树木在轻舞,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回忆往昔、感慨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知识的追求,展现了作者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 老树:象征着时间的沉淀与生命的延续,承载着历史与回忆。
- 青衫:代表读书人,象征着求知、学习与文化传承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树婆娑”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机勃勃
B. 孤独感
C. 时光的流逝
D. 美丽的风景 -
“青衫”在诗中主要指代什么? A. 读书人
B. 农民
C. 武士
D. 商人
答案: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表现的孤独与思乡情感与本诗相似,均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
-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二者都在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但本诗更强调文化的传承与知识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