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峰寺》

时间: 2025-01-27 03:55:12

杖藜高踏半山云,不见此岗知几春。

异时人物凋零尽,只有青山似故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杖藜高踏半山云,不见此岗知几春。
异时人物凋零尽,只有青山似故人。

白话文翻译:

我手杖着拄杖,踏上半山的云雾,不知道在这座山岗上已经过了多少个春天。往日的人物都已凋零、消逝,唯有这青山依然如故,似乎是我老朋友。

注释:

  • 杖藜:拄着用藜草制成的杖,藜是一种植物,常用作拄杖。
  • 高踏半山云:高高地走在半山腰的云雾之上,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高峻与云的轻盈。
  • 此岗:指诗人所站的山岗。
  • 几春:指经过了多少个春天,表达时间的流逝。
  • 异时人物凋零尽:往日的人物都已去世或消失,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青山似故人:青山如同老朋友一样,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怀旧之情。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通过"青山似故人"的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过往的追忆。青山象征着永恒与不变,而人则是短暂与易逝的,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况,字君复,号耕夫,宋代诗人。他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龚况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游天峰寺》创作于诗人游览天峰寺时,可能是在对往日的回忆与思索中写下的。诗中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游天峰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开头“杖藜高踏半山云”,描绘了诗人高处行走的状态,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同时也暗示了他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不见此岗知几春”则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叹,诗人似乎在疑惑自己在这座山岗上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春天,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随后“异时人物凋零尽”一语,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人事的变迁,往日的朋友和熟悉的身影都已随时间而消逝,留下的只有山水。最后一句“只有青山似故人”,则通过青山的永恒,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执着与依恋。青山的存在仿佛在向诗人诉说着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以自然为景,情感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对自然的眷恋,以及对故人的怀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杖藜高踏半山云

    • 描绘场景:诗人手拄藜杖,走在半山腰的云雾之中,给人一种身处高远之地的感觉。
    • 情感: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在的心境。
  2. 不见此岗知几春

    • 时间感:诗人不知在此山岗上已度过多少个春天,感叹光阴荏苒。
    • 反思:引发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无情的思考。
  3. 异时人物凋零尽

    • 对比:以“异时”引出对比,昔日的人物已然凋零,暗示生死无常。
    • 情感:表达出对过往的怀念与惋惜。
  4. 只有青山似故人

    • 依恋:青山如故人般永恒,成为诗人情感的依托。
    • 意象:青山象征着稳定、不变的自然,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青山比作故人,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纽带。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青山被赋予了人的特性,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添了情感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深厚情感。诗人在游览天峰寺时,回忆起往日的人物,感叹岁月无情,而唯有青山依旧如故,表现出一种对故人和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永恒自然的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杖藜:象征着诗人的人生旅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2. 半山云:代表着高远、飘渺的境界,隐喻理想与追求。
  3. 青山:象征着永恒与不变,寄托着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依恋。
  4. :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手里拄的是什么? A. 拐杖
    B. 藜杖
    C. 木杖
    D. 竹杖

  2.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友谊的消逝
    C. 自然的永恒
    D. 时光的无情

  3.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与自然的恬静,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月下独酌》: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龚况的《游天峰寺》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但龚况更多关注于逝去的人事,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