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时间: 2025-04-29 01:23: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卢照邻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
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
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
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春天的傍晚,我在园中漫步,四周的田园景色一览无余。
游丝轻轻飘荡,惹动树木,蝴蝶在花丛中嬉戏。
竹子懒惰地倚靠着水边,花儿则狂妄地不待春风。
只有诗酒的情怀,陪伴着我度过这一生。
乡间无人相邻,我独自在这个春天的园子里。
黄莺的啼叫并不特意选择树木,鱼儿在水中嬉戏也不惊扰渔网。
山水的音乐已经弹尽,风花之下我频频举杯。
年华已值得欢笑,愉悦的心情希望能够长留。
注释:
字词注释:
- 顾步:回头走,停下脚步。
- 游丝:指春天时空中的细丝,象征柔和的春光。
- 戏蝶:嬉戏的蝴蝶,形容春天的生机。
- 竹懒:竹子懒散,形容静谧的环境。
- 鱼戏:鱼儿在水中欢快游玩。
典故解析:
- “春晚”:春天的傍晚,常用来描绘春天温暖的气候和宁静的氛围。
- “莺啼”:指黄莺的鸣叫,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照邻,字景仁,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诗人在田园中独自享受春天的美好,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春天的傍晚为背景,描绘了田园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闲适而自在的生活态度。前四句通过游丝、戏蝶、竹水、花风等意象,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而后四句则通过独坐园中、莺啼、鱼戏等景象,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心境。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唯有诗酒的情怀能伴随一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顾步三春晚:在春天的傍晚停下脚步回望,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
- 田园四望通:四周的田园景色一览无遗,展现了诗人心目中的美好田园。
- 游丝横惹树:轻柔的游丝在树间飘荡,描绘出春天柔和的气息。
- 戏蝶乱依丛:嬉戏的蝴蝶在丛林中飞舞,生动表现了春天的活力。
- 竹懒偏宜水:竹子懒散地靠近水边,表现了宁静与恬淡。
- 花狂不待风:花儿在春天中盛开,不再等待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力量。
- 唯馀诗酒意:唯有诗酒的情怀与意趣,可以陪伴一生,强调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 当了一生中: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游丝、戏蝶等意象比喻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拟人:竹懒、花狂等拟人化描述,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诗酒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晚:象征温暖、宁静的时光。
- 游丝:象征轻柔、自由的春天。
- 戏蝶: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欢快。
- 竹水: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安宁。
- 诗酒:象征艺术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游丝”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生命的脆弱
C. 时光的流逝
D. 情感的寄托 -
诗中“竹懒偏宜水”的意思是什么?
A. 竹子喜欢水边的环境
B. 竹子懒惰不愿生长
C. 水边的竹子特别多
D. 竹子可以在水中生长 -
全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忧伤
B. 宁静与闲适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诗作,描绘春天的美丽。
- 《田园乐》:王维的诗作,表现田园生活的悠闲。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秋天的宁静与孤独。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与民生的忧虑,背景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