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值雨》

时间: 2025-01-25 23:35:30

稍喜归涂中半程,犹愁泥潦未知晴。

雨来也不怜行客,风过何须作许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衡山值雨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稍喜归涂中半程,
犹愁泥潦未知晴。
雨来也不怜行客,
风过何须作许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雨天的复杂心情。诗人刚刚走到归途的一半,心中略感欣喜,但对于泥泞的道路和不知何时会放晴的天气仍感到忧虑。即使雨水来临,他也不怜惜行路的旅客,而风吹过来也无需发出任何声音。

注释:

  • :指的是小路或泥泞的道路。
  • 泥潦:泥水,指雨水造成的泥泞。
  • 行客:行走的旅客,指在路上走的人。
  • 许声:此处指风吹过时发出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活泼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咏物和抒怀。

创作背景:

《衡山值雨》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在旅途中遇到雨,表达了他在自然环境下的心情变化。诗中不仅反映了天气的变化,还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衡山值雨》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杨万里对雨天的独特感受。诗的开头“稍喜归涂中半程”,表达了旅途中的些许喜悦,似乎预示着即将返回温暖的家。然而,随之而来的“犹愁泥潦未知晴”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忧虑。泥泞的道路让人心生烦恼,天气的变化让人无从把握,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

接下来的“雨来也不怜行客”,则表现了自然对人类的冷漠。雨水的到来并没有给予行旅者任何的怜悯,反而增加了行路的艰辛。最后一句“风过何须作许声”,则透露出一种对环境的无奈与淡然,似乎在说,风的呼啸与雨的倾泻无所谓,反而更显得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采用了对比、排比等手法,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雨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稍喜归涂中半程:诗人行至半途,心中略感欣喜,暗示即将归家。
  2. 犹愁泥潦未知晴:尽管有些喜悦,但泥泞的道路让人忧虑,不知何时会放晴。
  3. 雨来也不怜行客:雨水的到来并没有怜惜行走的旅客,暗示自然的无情。
  4. 风过何须作许声:风刮过时不必发出声音,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冷漠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比作“归涂”,增强了对归家的期待与对旅途的感慨。
  • 拟人:雨与风被赋予人性,表现出自然对人的冷酷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雨天的旅程,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表达了对生活中艰难境遇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烦恼与阻碍,代表了生活中的苦难。
  • 泥潦: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体现了生活的困扰。
  • 行客:代表着每一个在生活中努力追寻的人,折射出人生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杨万里
    • D. 白居易
  2. "稍喜归涂中半程"中的“涂”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泥泞的小路
    • C. 山峰
    • D. 城市
  3. 诗中表现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恩惠
    • B. 同情
    • C. 冷漠
    • D. 喜爱

答案:

  1. C. 杨万里
  2. B. 泥泞的小路
  3. C. 冷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情感更加直接而浓烈,与杨万里的淡然形成对比。
  • 杜甫的《春望》:在自然中同样反映了人生的艰辛,表现出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