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赋早行》

时间: 2025-01-11 21:05:42

夜分秉炬治装贲,千里霜风入马蹄。

拥褐却寻孤驿梦,垂鞭时听近村鸡。

荒烟漫漫沉残月,宿莽离离上古堤。

天色渐分寒更力,道傍沽酒坼官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中赋早行
作者: 陆游 〔宋代〕

夜分秉炬治装贲,千里霜风入马蹄。
拥褐却寻孤驿梦,垂鞭时听近村鸡。
荒烟漫漫沉残月,宿莽离离上古堤。
天色渐分寒更力,道傍沽酒坼官泥。


白话文翻译:

在夜深时点亮火炬整理行装,
千里之外,霜风冷冷地吹过马蹄。
披着粗布衣服,孤独地在梦中寻找驿站,
放下鞭子时听见近村传来的鸡鸣。
荒烟弥漫,残月沉沉,
宿莽中隐约可见古老的堤岸。
天色渐渐亮起,寒气愈发强烈,
路旁有人在醉酒时摔倒在官道泥里。


注释:

  • 秉炬:点燃火炬,表示夜行时需要照明。
  • :装饰、打扮。
  • 拥褐:穿上粗布衣服,表示简朴。
  • 孤驿:孤独的驿站。
  •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
  • 沽酒:买酒。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古堤”,暗指古代的堤坝,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流逝。陆游常常在诗中借古喻今,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山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梦中赋早行》创作于陆游晚年,诗中流露出对乡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他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梦中赋早行》是一首蕴含深情的古诗,描绘了诗人夜间出行的场景,充满了孤独和感伤。首联通过“秉炬”和“千里霜风”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在深夜行旅中的辛苦与清冷。接下来的两句“拥褐却寻孤驿梦,垂鞭时听近村鸡”,则引入了对梦境的探索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归宿感的渴望。后两句描绘了荒烟与残月的景象,展现了夜的静谧与凄凉,最后以“道傍沽酒坼官泥”结束,反映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有对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下,细腻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分秉炬治装贲:夜深时点燃火炬整理行装,展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困顿。
  • 千里霜风入马蹄:描写了寒冷的霜风,突显旅途的恶劣环境,给人一种凛冽之感。
  • 拥褐却寻孤驿梦:穿着粗布衣服,孤独地在梦中寻找驿站,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助。
  • 垂鞭时听近村鸡:放下鞭子时听见村里传来的鸡鸣,带来一丝生活的气息,暗含对故乡的思念。
  • 荒烟漫漫沉残月:描绘了夜空的荒凉与孤寂,增添了诗的凄美情感。
  • 宿莽离离上古堤:提到古老的堤岸,暗示着历史的积淀与流逝的时间。
  • 天色渐分寒更力:天色渐亮,寒气更重,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道傍沽酒坼官泥:路旁有人醉酒摔倒,反映了人们在逆境中仍努力寻求生存的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比作孤独的旅程,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例如“拥褐却寻”和“垂鞭时听”形成对比,突出了旅途的艰辛与思乡的情感。
  • 拟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霜风”、“残月”,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夜间行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反思。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安宁的渴望,透出浓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 火炬:象征希望与指引,在黑暗中寻找方向。
  • 霜风:代表寒冷和困苦,增强了旅途的艰难感。
  • 孤驿:象征孤独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 村鸡:乡村生活的象征,带来一丝温暖的回忆。
  • 荒烟与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梦中赋早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孤驿”意味着什么?

    • A. 热闹的城镇
    • B. 孤独的驿站
    • C. 繁华的市集
    • D. 美丽的风景
  3. “千里霜风入马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宁静
    • C. 寂寞与寒冷
    • D. 兴奋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梦中赋早行》和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陆游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陆游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