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题支山南峰僧次韵》

时间: 2025-02-04 14:08:59

眉毫霜细欲垂肩,自说初栖海岳年。

万壑烟霞秋后到,

一林风雨夜深禅。

时翻贝叶添新藏,闲插松枝护小泉。

好是清冬无外事,匡林斋罢向阳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袭美题支山南峰僧次韵
作者:陆龟蒙 (唐代)

眉毫霜细欲垂肩,
自说初栖海岳年。
万壑烟霞秋后到,
一林风雨夜深禅。
时翻贝叶添新藏,
闲插松枝护小泉。
好是清冬无外事,
匡林斋罢向阳眠。


白话文翻译

细细的霜毛快要垂到肩头,
他自言自语说自己初次栖息在海岳之年。
万壑之间烟雾和霞光在秋后陆续而至,
一片树林中风雨交加,夜深人静中禅意悠然。
偶尔翻动的贝叶增添了新的藏品,
闲暇时将松枝插入,守护着小泉。
最美的就是清冬里无任何外事,
匡林斋里休息罢了,向阳而眠。


注释

  • 眉毫:指眉毛上的细毛,形容霜冻后细腻的状态。
  • 初栖:初次栖息,暗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新鲜感。
  • 万壑:指众多的山谷,形容山的壮丽景色。
  • 风雨夜深禅:夜深人静的禅意,表达一种幽静的修行状态。
  • 贝叶:指一种植物的叶子,翻动时发出的声响。
  • 匡林斋: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强调隐居生活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山水诗和禅宗诗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龟蒙隐居于山林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致的赞美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的秋冬景象和禅意,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山林冬日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眉毫霜细欲垂肩”,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冬季的寒冷与清新,仿佛能看到诗人被霜冻包围的形象。接下来“自说初栖海岳年”,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自豪感,似乎他在与自然对话,回忆起自己初次寄居山海的情景。

“万壑烟霞秋后到”,则展现了秋天山林的壮丽,诗人通过“万壑”这一词,体现了大自然的壮阔和多变,而“烟霞”则为这种景象增添了一份朦胧的美感。接下来的“风雨夜深禅”,将自然与禅意结合,暗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心中却是宁静的。

诗的后半部分,“时翻贝叶添新藏,闲插松枝护小泉”,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细节,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感。同时“好是清冬无外事”,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匡林斋罢向阳眠”更是将这种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达到了极致。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真挚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眉毫霜细欲垂肩”:描绘诗人被霜冻覆盖,细腻的霜毛即将垂落,展现寒冬景象。
  2. “自说初栖海岳年”:诗人自言自语,回忆初次在海岳栖息的时光。
  3. “万壑烟霞秋后到”:展现秋天山谷间烟霞的壮丽景色。
  4. “一林风雨夜深禅”:描绘夜深时的风雨与禅意,暗示内心的宁静。
  5. “时翻贝叶添新藏”:偶尔翻动的贝叶,象征着新发现和灵感。
  6. “闲插松枝护小泉”:描绘诗人闲暇时的生活细节,表达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7. “好是清冬无外事”:强调在清静的冬天,诗人享受无外事的闲适。
  8. “匡林斋罢向阳眠”:最后总结,诗人在斋中休息,享受阳光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壑烟霞”,将自然景象比作人间的美好,增添诗的意境。
  • 对仗:如“闲插松枝护小泉”,对称的结构使诗句更加和谐。
  • 拟人:如“自说”,赋予诗人情感,增强了主观色彩。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呈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和孤独,也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烟霞: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变化,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向往。
  • 风雨:象征人生的波折与困扰,同时也可以代表内心的沉思。
  • 松枝、小泉: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体现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眉毫霜细”主要描述的是( ) a) 春天的景象
    b) 冬天的寒冷
    c) 夏天的热浪

  2. 诗人提到“万壑烟霞”的意图是( ) a) 形容冬天的清冷
    b) 表达对自然壮丽的赞美
    c) 描述秋天的枯黄

  3. “清冬无外事”表达了诗人对( ) a) 忙碌生活的向往
    b) 清静生活的追求
    c) 熙熙攘攘的城市生活

答案

  1. b) 冬天的寒冷
  2. b) 表达对自然壮丽的赞美
  3. b) 清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隐居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陆龟蒙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个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具有相似性,但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陆龟蒙的《和袭美题支山南峰僧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