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11 06:31: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作者: 张炎 〔宋代〕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兰花,称它为“国香”。它的美丽不以色泽和香气来炫耀,正是这种清幽的气质让它得到上天的宠爱。如今楚子已不再作诗,兰花又在哪里呢?若能在南翁的枝头见到几笔画作,那就足够了。写下这首诗是为了表达我的情感与经历。孤独的花瓣,似乎与以前的情景相隔甚远。烟雨朦胧,无处可诉说,西湖的残月已冷却。清雅的芳香只应存在于深山,世俗的红尘与它无关。留下的只是许多清幽的影子,幽香却无法抵达人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兰:即兰花,象征高洁、清雅的品格。
- 国香:指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的花卉。
- 贞芳:指坚贞的芳香,象征清白与高洁的品质。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与喧嚣。
典故解析:
- 楚子:指楚国的诗人,文人雅士,代表了文化的高峰。
- 南翁:可能指南方的一个隐士或文人,象征追求清净生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张炎的诗词风格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在张炎对兰花的深情赞美中写成的,反映了他对清雅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红尘的反思。诗中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兰花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及“兰曰国香”,直接点明了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高洁与清香。诗人并不以华丽的色彩和强烈的香气来吸引人,而是强调了内在的纯净与宁静。
接下来的“楚子不作,兰今安在?”一问,表达了对昔日诗人风采的怀念,似乎在感叹文人风流已逝,兰花的存在在此时显得尤为孤独。诗中通过描绘西湖的冷月和烟水的茫茫,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则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兰花留存了清影,但其幽香却无法传达给世间的人,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曰国香”:兰花被称为国家的香花,强调其特殊的地位和文化象征。
- “为哲人出”:兰花为有哲理的人所欣赏,暗示其高雅的品格。
- “不以色香自炫”:兰花不以艳丽的颜色和浓郁的香气来吸引人,表现内敛的美。
- “乃得天之清者也”:因此,兰花得到了自然的清雅之气。
- “楚子不作”:提及楚国的诗人已不再作诗,反映出过往的辉煌已逝。
- “兰今安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兰花又在哪里呢?
- “孤花一叶”:孤独的花瓣,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 “烟水茫茫无处说”: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意境,难以诉说的情感。
- “冷却西湖残月”:冷清的西湖和残月,加深了孤独的氛围。
- “贞芳只合深山”:高洁的芳香应存在于幽静的深山之中,与世俗无关。
- “红尘了不相关”:与世俗的喧嚣毫不相干。
- “留得许多清影”:留下了许多清幽的影子。
- “幽香不到人间”:但那幽香无法传达给人世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比作“国香”,突出其高雅。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兰花以哲人的特质,表现其独特的气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清雅、高洁品质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兰花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清雅,代表着诗人的理想。
- 西湖:作为自然景观,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过往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平乐》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张炎
- C) 杜甫
- D) 苏轼
-
“兰今安在?”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 A) 兰花的香气
- B) 过去的文人风采
- C) 自然的美好
- D) 深山的宁静
-
诗中提到的“红尘”是指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世俗的纷扰
- C) 诗人的理想
- D) 高洁的品格
答案:
- B) 张炎
- B) 过去的文人风采
- B) 世俗的纷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的作品,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另一首经典诗,描绘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炎的《清平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张炎更侧重于清雅的兰花象征,而李白则通过月亮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酒的寄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对张炎及其诗词风格的详细探讨。
- 《中国古典诗词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便于比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