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和刘清安)》
时间: 2025-02-04 13:41: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蝴蝶(和刘清安)
作者: 尹济翁 〔宋代〕
几许暮春清思,
未知芍药,先拟荼蘼。
老却东风,春去不与人期。
似情多何曾荀倩,
便梦断不为崔徽。
且衔杯。
暖风袭袭,淡日晖晖。
怎知,怀芳心在,
树花露泣,叶竹烟啼。
满目清红,新悉成阵恨成围。
画帘空龙媒独倚,
午阴静燕子双飞。
任春归。
寻人柳下,梦句堂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清幽思绪,心中对芍药花的未知和对荼蘼花的设想。东风渐老,春天的离去无法与人约定。对情感的追忆,不如荀倩那样美好,梦境的破灭也不如崔徽那样令人心痛。只好对着酒杯,感受暖风轻拂,阳光微晖。怎能知道,我心中仍怀恋着那芳香?树木花露在轻轻哭泣,竹叶也在淡淡啼鸣。眼前的鲜红花朵,早已成了情感的阵列,恨意围绕。画帘空荡荡,只有龙媒独自倚靠,午后的阴影中,燕子双飞。任凭春天归去,我在柳树下寻找那人,梦中的句子在堂西轻声吟唱。
注释:
- 芍药:一种花,通常在春季开花,象征美丽与爱情。
- 荼蘼:一种花,春末夏初开花,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愁。
- 荀倩:指古代美女荀氏,常用于比喻美丽和感情的细腻。
- 崔徽:指古代诗人崔护的爱情故事,常被用来象征爱情的遗憾。
- 龙媒:古代指媒人,表示为人撮合婚姻之事。
- 燕子:象征春天和离别,燕子双飞暗示着情感的分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济翁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活跃于文人圈中。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对自然的描绘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玉蝴蝶》创作于春末,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爱情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人生无常、情感离合的感悟。
诗歌鉴赏:
《玉蝴蝶》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开篇的“几许暮春清思”便为整首诗奠定了清幽的基调。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爱情的追忆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在“老却东风,春去不与人期”一语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接下来的描写中,“树花露泣,叶竹烟啼”生动地传达了自然界与人内心的共鸣,似乎在诉说着情感的复杂与深沉。尤其是“满目清红,新悉成阵恨成围”,通过鲜艳的花朵,象征着情感的纠结与难以解脱的痛苦。最后,诗人任春天归去,依然在柳树下寻找那份心中的情感,展现了对往事的留恋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排比等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与美感,同时通过细致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春天的气息与情感的细腻变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许暮春清思:表达了春末时节的宁静思绪。
- 未知芍药,先拟荼蘼:对春天花卉的期待与思考,暗含着对爱情的遐想。
- 老却东风,春去不与人期:春风的逝去让人感到无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 似情多何曾荀倩,便梦断不为崔徽:对比古代美人的情感,传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 且衔杯:借酒消愁,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态度。
- 暖风袭袭,淡日晖晖:描绘春日的温暖与柔和,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
- 怀芳心在,树花露泣,叶竹烟啼:展现了自然与内心情感的共鸣,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满目清红,新悉成阵恨成围:情感的复杂与痛苦,花的艳丽与内心的哀伤形成强烈对比。
- 画帘空龙媒独倚,午阴静燕子双飞:通过意象的描绘,展现情感的孤独与静谧。
- 任春归,寻人柳下,梦句堂西: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色比作情感的流转,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拟人:树花露泣,给自然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暖风袭袭,淡日晖晖”,增强了诗歌的韵律。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思考与对爱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然而在诗中却带有淡淡的忧伤。
- 花:芍药与荼蘼花,象征爱情与美好,暗示情感的脆弱。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及离别,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蝴蝶》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尹济翁
- D) 白居易
-
“树花露泣,叶竹烟啼”中的“泣”字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无奈
-
诗中提到的“荀倩”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位美女
- C) 一位诗人
- D) 一种情感
答案:
- C) 尹济翁
- B) 悲伤
- B) 一位美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相见欢》 - 李煜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写春天,但更多的是对国事的忧虑,与《玉蝴蝶》的个人情感形成对比。
- 《相见欢》:描写爱情的离别,情感更加直接,反映了不同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大观》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