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裴舍人故居》
时间: 2025-01-11 22:53: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裴舍人故居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惨惨天寒独掩扃,
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
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
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
秋来芳草自为萤。
白话文翻译:
在这寒冷的天色里,我独自关上门,
满院黄叶纷纷飘落,显得格外凄凉。
孤零零的坟墓,依偎在山间的树木旁,
百口之家已无处可归,像水中的浮萍。
篱笆旁的花儿,仍在重阳节时盛开,
邻居的笛声,怎能忍心在落日时分听呢?
书幌上无人翻卷,
秋天来了,芳草自会为萤火虫照亮。
注释:
- 惨惨:形容凄凉、悲惨的样子。
- 掩扃:关上门。
- 孤坟:孤零零的坟墓。
- 百口无家:比喻家庭破散,多指因战乱或灾难失去家园的人。
- 学水萍:浮萍随水漂流,暗示流离失所的状态。
- 重阳发:重阳节时,篱笆旁的花儿依然开放。
- 邻笛:邻居吹奏的笛子。
- 书幌:书帘,古代用来遮挡的帷幕。
- 自为萤:自发为萤火虫提供光亮,暗示即使无人照顾,生命仍在继续。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长卿对裴舍人故居的探访之时,感受到故居的荒凉与昔日繁华的对比,抒发了对失去的怀念和对无家可归者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裴舍人故居的凄凉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与人世沧桑的深切感悟。开篇以“惨惨天寒”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纷纷黄叶满空庭”描绘了庭院的萧条,黄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紧接着,诗中提到“孤坟何处依山木”,表现出对逝去生命的思索和对孤独的感叹。
“百口无家学水萍”一句,借浮萍隐喻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传达了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之后,诗人又通过“篱花犹及重阳发”的描写,展现出即使在秋天,生命依然顽强地绽放,表现出一种希望与坚韧。最后几句则突出了孤独与无助,书幌无人的景象与秋草自发的意象,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的怀念。整首诗以自然景象映衬人情世态,层层递进,情感饱满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惨惨天寒独掩扃:天寒地冻,悲凉的气氛中,诗人独自关上门,表现了孤独。
- 纷纷黄叶满空庭:院子里满是纷飞的黄叶,象征着衰败。
- 孤坟何处依山木:提到孤零的坟墓,暗示着逝去的人和留下的孤寂。
- 百口无家学水萍:比喻流离失所的人,表达了对无家可归者的同情。
- 篱花犹及重阳发:尽管环境凄凉,花儿依然在重阳时节盛开,象征生命的顽强。
- 邻笛那堪落日听:邻居的笛声在落日时分,增添了孤独感。
- 书幌无人长不卷:书幌无人翻卷,表达了无趣与冷清。
- 秋来芳草自为萤:即便无人照顾,秋草依然为萤火虫发光,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独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学水萍”,用浮萍比喻无家可归的人。
- 拟人:篱花与芳草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惨惨天寒”与“纷纷黄叶”,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裴舍人故居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对生活无常与人世离散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生命在逆境中仍顽强生存的希望。
意象分析:
- 黄叶:象征衰败与时光流逝。
- 孤坟:代表逝去的生命与孤独。
- 篱花:坚韧与希望的象征。
- 邻笛: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孤独感。
- 芳草:生命的延续与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孤坟”指代什么?
A. 诗人的家
B. 逝去的人的坟墓
C. 一处花园 -
“百口无家学水萍”中的“水萍”象征什么?
A. 家庭和睦
B. 流离失所
C. 自由自在 -
诗中提到的“篱花犹及重阳发”说明了什么?
A. 生活的希望
B. 自然的变化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刘长卿与王维的诗歌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刘长卿更侧重于描绘人世的悲凉与孤独,而王维则常常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