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行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17:01:41

雨声飒飒断复来,间作隐隐兼出雷。

田家作苦乐不哀,拔秧插田政时哉。

谁知有客洞庭上,船破篷疏蔽无障。

何如雨笠与烟蓑,相逐田伴歌田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声飒飒断复来,间作隐隐兼出雷。田家作苦乐不哀,拔秧插田政时哉。谁知有客洞庭上,船破篷疏蔽无障。何如雨笠与烟蓑,相逐田伴歌田歌。

白话文翻译:

雨声飒飒,时断时续,雷声隐隐,间或响起。田家劳作虽苦,却乐在其中,不感悲哀,正是拔秧插田的好时节。谁知道洞庭湖上有位客人,船破篷疏,无处遮蔽。何不如戴上雨笠,披上烟蓑,与田间伙伴一起唱着田歌。

注释:

  • 飒飒:形容雨声。
  • 断复来:时断时续。
  • 隐隐:隐约,不明显。
  • 兼出雷:伴随着雷声。
  • 田家:指农民。
  • 作苦:劳作辛苦。
  • 政时哉:正是时候。
  • 洞庭:指洞庭湖。
  • 篷疏蔽无障:船篷破损,无法遮蔽风雨。
  • 雨笠:防雨的斗笠。
  • 烟蓑:防雨的蓑衣。
  • 田伴:田间的伙伴。
  • 歌田歌:唱着田间的歌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这首诗描绘了田家劳作的场景,展现了农民的乐观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游历洞庭湖时所作,通过对田家劳作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乐观精神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声、雷声和田家劳作的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农民的乐观精神。诗中“雨声飒飒断复来,间作隐隐兼出雷”一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声和雷声的交织,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田家作苦乐不哀,拔秧插田政时哉”则表达了农民在劳作中的乐观态度,即使辛苦也不感到悲哀,反而享受着劳作的乐趣。最后两句“何如雨笠与烟蓑,相逐田伴歌田歌”更是以一种向往的口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和对农民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声飒飒断复来:描绘雨声时断时续,生动形象。
  2. 间作隐隐兼出雷:雷声隐约,与雨声交织,增添了自然的韵味。
  3. 田家作苦乐不哀:农民劳作虽苦,但乐在其中,不感悲哀。
  4. 拔秧插田政时哉:正是拔秧插田的好时节,表达了农民对时令的把握。
  5. 谁知有客洞庭上:转折句,引出洞庭湖上的客人。
  6. 船破篷疏蔽无障:客人船破篷疏,无处遮蔽,形成对比。
  7. 何如雨笠与烟蓑: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8. 相逐田伴歌田歌:与田间伙伴一起唱着田歌,展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雨声飒飒”比喻雨声的连续不断。
  • 拟人:“雷声隐隐”拟人化雷声,使其更具生动感。
  • 对比:田家的乐观与客人的困境形成对比,突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田园生活和农民的乐观精神。通过对雨声、雷声和田家劳作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声: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 雷声:增添自然的韵味,象征力量和变化。
  • 田家:象征田园生活和农民的乐观精神。
  • 雨笠与烟蓑:象征田园生活的简朴和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声飒飒断复来”描绘了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雷声
  2. “田家作苦乐不哀”表达了什么? A. 农民的悲哀 B. 农民的乐观 C. 农民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客人位于哪里? A. 田间 B. 洞庭湖上 C. 山中
  4. “何如雨笠与烟蓑”表达了什么? A.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B.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 对旅行的向往

答案:1. B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

诗词对比:

  • 赵蕃《田家行二首》其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注重对自然和农民乐观精神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田园诗作,可以进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