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园草浮青入杖藜,莫教孤负好花时。
人生屈指头如雪,消得春风几首诗。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草在园子里青翠欲滴,手杖也被这美景映衬得更加美好,不要让这大好时光白白流逝。人生短暂如同手指上的白雪,转瞬即逝,春风中又能写几首诗呢?
注释:
- 园草:指园中的草,寓意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 杖藜:用来拄的手杖,通常是用藜或其他植物制成的,象征着年老或病弱的人。
- 孤负:辜负,失去机会。
- 屈指:屈指可数,形容很少。
- 头如雪:形容年纪大,头发如雪般白。
- 消得:消磨,度过的意思。
典故解析:
- “春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常用来指代春天的美好时光。
- “几首诗”:暗指诗人的创作能力和时间的有限,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臻,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人生哲理为主,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对人生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诗歌鉴赏:
《春游》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生的短暂。首句“园草浮青入杖藜”,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春天的草色,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清新感。这里的“杖藜”不仅指代诗人自身的年老,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莫教孤负好花时”,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警示人们要把握美好时光,享受生活。
后两句“人生屈指头如雪,消得春风几首诗”,则是对人生短暂的反思。诗人用“屈指头如雪”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白雪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得春风几首诗”则强调了创作的有限性,暗示着即使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中,诗人的创作也不能无限延续。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繁华与人生的短暂,唤起读者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园草浮青入杖藜”: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草色鲜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杖藜的意象则引入了诗人的身世,表现出一种对比。
- “莫教孤负好花时”:提醒人们珍惜美好的春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机会的把握。
- “人生屈指头如雪”:通过“屈指”来强调人生的短暂,白雪象征着年华的流逝。
- “消得春风几首诗”:表达了对创作的渴望与无奈,时间有限,无法尽情创作。
-
修辞手法:
- 比喻:“头如雪”用白雪比喻年老,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传达了珍惜时光、把握机会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园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杖藜:象征老年与人生的无常。
- 春风:象征着温暖、生命的复苏。
- 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园草浮青”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
“人生屈指头如雪”中“雪”用来比喻什么?
- A. 美好
- B. 年少
- C. 年老
- D. 繁华
-
诗中提到“莫教孤负好花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要珍惜美好的时光
- B. 不要去游玩
- C. 要多创作
- D. 不要浪费时间
答案:
- C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通过对春天晨光的描写,表现了对春天的喜爱;而《春游》则更侧重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两者都强调春天的美好,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探讨元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古诗词赏析》——对经典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