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南康》

时间: 2025-01-11 06:01:39

壳壳学得律,还乡见苦情。

远思芳草盛,不入楚山行。

帆入汀烟健,经吟戍月清。

到乡同学辈,应到赣江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归南康
壳壳学得律,还乡见苦情。
远思芳草盛,不入楚山行。
帆入汀烟健,经吟戍月清。
到乡同学辈,应到赣江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小和尚学会了律法,回到故乡见到了人们的苦难。远方的芳草正盛,但他却不再走向楚山。船只驶入烟雾缭绕的水边,吟诵中经过戍楼时的月色清明。到家乡时,和同学们相遇,应该会在赣江迎接他们。

注释

字词注释

  • 壳壳:小和尚的形象,代表年轻的僧人。
  • 律:指律法,可能暗指佛教的戒律。
  • 苦情:苦难的情感或状况。
  • 芳草:形容草木茂盛的景象,象征生机与希望。
  • 楚山:指的是楚地的山,可能有隐喻之意。
  • 帆入:船帆驶入水边。
  • 汀烟:水边的烟雾,形容朦胧的景色。
  • 经吟:吟诵经文。
  • 戍月:戍楼上明亮的月光。
  • 同学辈:指同学们。
  • 赣江:江西省的一条重要河流。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楚山”可以联想到《楚辞》中描绘的山水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佛教和人情,风格质朴而有深意。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贯休的晚年,其时他已离开繁华的都城,回到故乡,面临着人世间的苦难,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小和尚的归乡之旅,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以及对社会苦难的关注。开头提到“壳壳学得律”,不仅展示了小和尚的成长,也暗示了佛教教义的重要性。他的归乡之路却是充满苦情的,显示出人世间的不幸与痛苦。在“远思芳草盛”的描写中,诗人把美好与希望与苦难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帆入汀烟健”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归来的旅途并不平坦,然而“经吟戍月清”则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显示出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结尾提到“到乡同学辈,应到赣江迎”,则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情感,尽管人生充满苦难,但友谊与归属感依然是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音韵的把控与对称美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使得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壳壳学得律:小和尚学会了律法,展示了他的成长。
  2. 还乡见苦情:回到故乡,却目睹了人们的苦难,形成对比。
  3. 远思芳草盛:远方的芳草生机盎然,象征希望与美好。
  4. 不入楚山行:尽管美好,却不愿意前往,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5. 帆入汀烟健:船只驶入烟雾弥漫的水边,景象朦胧。
  6. 经吟戍月清:在戍楼吟诵经文,月光清冷,营造宁静氛围。
  7. 到乡同学辈:回到家乡,重聚同学。
  8. 应到赣江迎:期待着在赣江畔相遇,流露出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和尚的成长比作归乡之旅,暗示生命的历程。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 意象:通过自然景观传达情感,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小和尚回乡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社会苦难的关注。诗人以清新的自然意象与人世的苦难形成对比,传达出生命的复杂性与人情的温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壳壳:象征年轻与成长。
  • 芳草:象征希望与生机。
  • 楚山:象征美好与憧憬。
  • 汀烟:象征朦胧与神秘。
  • 戍月:象征宁静与思考。
  • 赣江:象征归属与人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壳壳”指的是谁?
    A. 老和尚
    B. 小和尚
    C. 诗人

  2. 诗中提到的“楚山”象征什么?
    A. 贫困
    B. 美好与希望
    C. 失落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赣江”意在表达什么?
    A. 归属感
    B. 旅行的疲惫
    C. 忘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津口》 张继

诗词对比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风格朴实而深情。而《夜泊牛津口》则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贯休诗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可以深入理解《送僧归南康》的诗意,还能在互动学习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