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行》

时间: 2025-01-27 03:48:35

草润衫襟重,沙干屐齿轻。

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

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

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润衫襟重,沙干屐齿轻。
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
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
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

白话文翻译:

草地湿润,沾湿了衣襟,沙土轻轻地压在木屐的底部。抬头听到鸟儿在枝头鸣叫,信步走着,目光随意地看着盛开的花朵。闲暇的日子没有公事缠身,衰老的年纪却仍有对道理的思考。浮生短暂如梦,在梦中不要再去追求那些无谓的东西。

注释:

  • 草润:草地因雨水而变得湿润。
  • 衫襟重:衣襟因湿气而显得沉重。
  • 屐齿轻:木屐的底部轻盈,踏在沙地上感觉轻松。
  • 仰头:抬起头。
  • 信脚:随意地走。
  • 暇日:闲暇的日子。
  • 公事:公务、工作。
  • 衰年:衰老的年纪。
  • 道情: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 浮生:短暂的生命。
  • 营营:追逐、追求。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浮生短于梦”的表达,反映了道家哲学中关于人生短暂的观念,与庄子等道家思想家提倡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风平易近人,注重生活的细节与情感,特别擅长写咏史、咏怀和描写民生疾苦。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作品广为流传。

创作背景:

《野行》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反思阶段,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野行》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深切向往。开篇以“草润衫襟重”描绘了湿润的草地,带给人们一种清新而亲近自然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展现了他在自然中游走的惬意,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反思了人生的意义,虽然在衰老的年纪,依然有对道理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最后两句“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则是对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考,提醒人们不要在追求虚幻的梦境中迷失自己,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真实。

整首诗用词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润衫襟重:湿润的草地使衣襟变重,表明在自然中行走的感觉。
  2. 沙干屐齿轻:沙地上走路轻松,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态。
  3. 仰头听鸟立:抬头听鸟叫,体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4. 信脚望花行:随意走动,眼中所见皆为自然的美。
  5. 暇日无公事:闲暇的日子没有工作烦恼,体现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6. 衰年有道情:年纪虽大,但仍能思考人生的道理。
  7. 浮生短于梦:人生短暂,如同梦境一般。
  8. 梦里莫营营:在梦中不必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润”与“沙干”,形成对称美。
  • 拟人:鸟儿似乎在与人交流,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突显人生的短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暇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烦恼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自然的生机。
  • :象征自由与灵动。
  • :象征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象征人生的虚幻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草润”指的是什么?

    • A. 草地干燥
    • B. 草地湿润
    • C. 草地枯萎
  2. 诗人通过“仰头听鸟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鸟的厌恶
    • B. 对自然的喜爱
    • C. 对工作的思考
  3. “浮生短于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看法?

    • A. 人生漫长
    • B. 人生短暂
    • C. 人生无意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将进酒》: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人生的短暂与享乐。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王维:白居易的《野行》更加注重生活的细节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现出山水的宁静与哲理的深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