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春意》
时间: 2025-01-26 00:29: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若耶春意
作者: 许景先 〔唐代〕
越水正逶迤,艳阳三月时。
中有婵娟子,含怨望佳期。
鲜肤润玉泽,微眄动蛾眉。
解佩遗中浦,折芳怀所思。
彩色岂不重,瑰艳难久滋。
一歌江南曲,再使妾心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离别的愁苦。诗人看着蜿蜒的越水,在三月的阳光下,心中思念着那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鲜嫩肌肤宛如润泽的玉石,轻轻一瞥便如同那动人的蛾眉。她解下佩饰,在河岸留下思念的情愫,折下花朵寄托自己的思念。然而,鲜艳的色彩又岂能持久,绚丽的花朵难以久存。最后一曲江南的歌曲,再次让她的心情悲伤不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越水:指的是越地的水,可能是指浙江一带的河流。
- 婵娟子:形容女性的美丽与婉约。
- 鲜肤润玉泽:形容女子肌肤如玉般光滑细腻。
- 微眄:轻轻地看,暗含羞涩。
- 解佩:解下佩饰,象征思念。
- 折芳:折花,象征对爱情的追忆。
- 彩色岂不重,瑰艳难久滋:鲜艳的色彩难以长久,暗喻爱情的无常。
典故解析:
- 江南曲:可能指江南的民谣,江南自古以其柔美的风景和文化而闻名,歌词常常蕴含着情感的寄托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景先,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大自然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景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思念,同时也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优美的春景中,流露出浓浓的思念之情。开篇通过“越水正逶迤,艳阳三月时”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明媚和河流的柔美,营造出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氛围。然而,诗人很快将视线转向了那位美丽的女子,以“中有婵娟子,含怨望佳期”来引入主题,暗示出她对爱情的期待和渴望。诗中对女子肌肤、神态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与脆弱,正如春天的花朵一般,虽美却难以长久。
“解佩遗中浦,折芳怀所思”,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展现了女子的思念之情,解下佩饰、折花的行为中蕴含着浓烈的情感。接下来的“彩色岂不重,瑰艳难久滋”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叹,表达了对爱情和生命无常的理解与惋惜。最后的“一歌江南曲,再使妾心悲”将情绪推向高潮,音乐的旋律与女子的悲伤相交织,形成了动人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情感的表达层次分明,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脆弱,具有深刻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水正逶迤,艳阳三月时。
描绘春天的水流蜿蜒,阳光明媚,营造出温暖的气氛。 -
中有婵娟子,含怨望佳期。
提及水中有美丽的女子,心中充满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怨怨。 -
鲜肤润玉泽,微眄动蛾眉。
细腻地描绘女子的肌肤如玉般光滑,眼神轻轻一瞥,显得娇羞动人。 -
解佩遗中浦,折芳怀所思。
通过解佩与折花的动作,表现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
彩色岂不重,瑰艳难久滋。
对美丽事物的感慨,强调美好事物的短暂。 -
一歌江南曲,再使妾心悲。
音乐的旋律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悲伤,再次唤起对爱情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诗中通过比喻将女子的美丽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情感更为生动;拟人化的表现让自然景物似乎也在诉说情感。
- 对仗: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爱情的美丽与脆弱,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甜美与哀伤,反映出人与自然、情感之间的密切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水:象征流逝的时光与地方的情感寄托。
- 婵娟子:象征着理想化的爱情与美丽。
- 鲜肤: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美好。
- 折芳:象征追忆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艳阳三月时”指代哪个季节?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
“解佩”一词在文中表示什么?
- A. 佩戴饰品
- B. 解下饰品
- C. 送给他人
- D. 逃避现实
-
诗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悲伤
- C. 忧虑
- D. 愤怒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若耶春意》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皆表达了思念之情,但《若耶春意》更侧重于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而《月夜忆舍弟》则展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