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即事》

时间: 2025-01-10 11:53:47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白话文翻译:

在夕阳的余晖下,牛羊自由散漫地游荡,野草散发着香气,乳酪味道甜美。北风卷起地面的沙尘,宛如雪花一般,每户人家的帐篷下都挂着毡帘。

注释:

字词注释:

  • 散漫:自由散开的样子。
  • 乳酪:用牛羊奶制成的食品。
  • 朔风:北风。
  • 行帐:游牧民族使用的帐篷。
  • 毡帘:用毡子制成的帘子,用于遮挡风沙。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萨都剌,元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边塞风光和游牧生活,风格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的日常生活景象,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和习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边塞地区时所作,通过描绘牛羊、野草、乳酪、朔风和毡帘等元素,展现了边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塞地区的黄昏景象。首句“牛羊散漫落日下”,通过“散漫”一词,传达了牛羊自由自在的状态,而“落日下”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第二句“野草生香乳酪甜”,用“生香”和“甜”来形容野草和乳酪,增添了诗意的生活气息。后两句“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则通过“卷地”和“似雪”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北风带来的沙尘,而“家家行帐下毡帘”则反映了游牧民族应对风沙的日常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牛羊散漫”和“落日下”的描绘,展现了边塞地区的宁静和牛羊的自由状态。
  • 第二句:用“野草生香”和“乳酪甜”来描绘边塞地区的生活气息,增添了诗意。
  • 第三句:通过“卷地朔风”和“沙似雪”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北风带来的沙尘。
  • 第四句:用“家家行帐下毡帘”来反映游牧民族应对风沙的日常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沙似雪”,将沙尘比作雪花,形象地描绘了北风带来的沙尘。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魅力,传达了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羊:象征着游牧生活。
  • 野草:象征着边塞地区的自然风光。
  • 乳酪:象征着游牧民族的食品。
  • 朔风:象征着边塞地区的气候特点。
  • 沙似雪:象征着北风带来的沙尘。
  • 行帐:象征着游牧民族的居住方式。
  • 毡帘:象征着游牧民族应对风沙的措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牛羊散漫落日下”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牛羊在草原上奔跑 B. 牛羊在夕阳下自由散开 C. 牛羊在夜晚归圈 答案:B

  2. “野草生香乳酪甜”中的“生香”和“甜”分别形容了什么? A. 野草和乳酪 B. 乳酪和野草 C. 野草和牛羊 答案:A

  3. “卷地朔风沙似雪”中的“沙似雪”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B

  4. “家家行帐下毡帘”反映了游牧民族的什么特点? A. 居住方式 B. 食品制作 C. 应对风沙的措施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凉州词》:描绘了边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
  • 王昌龄《出塞》:反映了边塞地区的军事氛围和士兵的生活状态。

诗词对比:

  • 萨都剌的《上京即事》与王之涣的《凉州词》都描绘了边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但萨都剌的诗更加注重生活气息的描绘,而王之涣的诗则更加注重边塞的军事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萨都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首描绘边塞地区的诗作,可以进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