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
时间: 2025-01-26 03:07: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戏题 薛能 〔唐代〕
闪闪动鸣珰,初来烛影傍。 拥头珠翠重,萦步绮罗长。 静发歌如磬,连飘气觉香。 不言微有笑,多媚总无妆。 坐缺初离席,帘垂却入房。 思惟不是梦,此会胜高唐。
白话文翻译
闪闪的珠宝摇动着发出声响,初来时烛光映照在身旁。 头上戴着沉重的珠翠,步履间缠绕着长长的绮罗。 静静地唱歌声如磬石般清脆,连绵的香气飘散让人感到。 不说话时微微带着笑意,总是那么妩媚却不需妆容。 座位空缺初离席,帘子垂下却进入房间。 思考着这不是梦境,这次相会比高唐还要美好。
注释
- 鸣珰:指珠宝摇动时发出的声响。
- 烛影傍:烛光映照在身旁。
- 拥头珠翠重:形容头上戴着沉重的珠宝和翠饰。
- 萦步绮罗长:形容步履间缠绕着长长的绮罗。
- 静发歌如磬:静静地唱歌声如磬石般清脆。
- 连飘气觉香:连绵的香气飘散让人感到。
- 不言微有笑:不说话时微微带着笑意。
- 多媚总无妆:总是那么妩媚却不需妆容。
- 坐缺初离席:座位空缺初离席。
- 帘垂却入房:帘子垂下却进入房间。
- 思惟不是梦:思考着这不是梦境。
- 此会胜高唐:这次相会比高唐还要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约817-880),字大拙,唐代诗人,官至工部尚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生活细节,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妩媚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她的风姿和气质。诗中没有直接的政治或社会背景,更多是诗人对美的欣赏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女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她的妩媚和风姿。诗中“闪闪动鸣珰”和“拥头珠翠重”描绘了她的华丽装饰,而“静发歌如磬”和“连飘气觉香”则传达了她的优雅和气质。诗人通过“不言微有笑”和“多媚总无妆”进一步强调了她的自然美和内在魅力。最后两句“思惟不是梦,此会胜高唐”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会的珍视和美好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闪闪动鸣珰:珠宝摇动时发出的声响,形容女子的华丽装饰。
- 初来烛影傍:烛光映照在身旁,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拥头珠翠重:头上戴着沉重的珠宝和翠饰,强调女子的华丽。
- 萦步绮罗长:步履间缠绕着长长的绮罗,形容女子的优雅步态。
- 静发歌如磬:静静地唱歌声如磬石般清脆,传达女子的优雅气质。
- 连飘气觉香:连绵的香气飘散让人感到,增添了诗意。
- 不言微有笑:不说话时微微带着笑意,展现女子的自然美。
- 多媚总无妆:总是那么妩媚却不需妆容,强调女子的内在魅力。
- 坐缺初离席:座位空缺初离席,描绘了女子的离去。
- 帘垂却入房:帘子垂下却进入房间,增添了神秘感。
- 思惟不是梦:思考着这不是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会的珍视。
- 此会胜高唐:这次相会比高唐还要美好,强调了相会的美好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静发歌如磬”将歌声比作磬石声,形象生动。
- 拟人:如“闪闪动鸣珰”将珠宝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
- 对仗:如“拥头珠翠重,萦步绮罗长”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女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她的妩媚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欣赏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珰:珠宝摇动时发出的声响,象征华丽和贵气。
- 烛影:烛光映照,营造温馨氛围。
- 珠翠:珠宝和翠饰,象征女子的华丽装饰。
- 绮罗:长长的绮罗,象征女子的优雅步态。
- 磬声:清脆的歌声,象征女子的优雅气质。
- 香气:连绵的香气,增添诗意。
- 笑意:微微的笑意,展现女子的自然美。
- 无妆:不需妆容,强调女子的内在魅力。
- 帘垂:帘子垂下,增添神秘感。
- 高唐:古代传说中的美好地方,象征美好的相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闪闪动鸣珰”形容的是什么? A. 珠宝摇动声 B. 烛光 C. 歌声 D. 香气
-
“静发歌如磬”中的“磬”指的是什么? A. 石头 B. 乐器 C. 歌声 D. 香气
-
诗中“多媚总无妆”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女子需要妆容 B. 女子不需要妆容 C. 女子妆容很浓 D. 女子妆容很淡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闺怨》: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内心世界,与薛能的这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 杜牧《秋夕》:通过对秋夜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孤独和思念,与薛能的这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王昌龄《闺怨》 vs 薛能《戏题》:两者都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但王昌龄的诗更多表现了女子的孤独和思念,而薛能的诗则更多展现了女子的妩媚和风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薛能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