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林亭》

时间: 2025-01-26 03:02:04

地湿莎青雨后天,桃花红近竹林边。

行人本是农桑客,记得春深欲种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宋氏林亭 薛能 〔唐代〕 地湿莎青雨后天,桃花红近竹林边。 行人本是农桑客,记得春深欲种田。

白话文翻译

雨后的地面湿润,莎草呈现出青绿色,桃花盛开,靠近竹林的边缘。 行人原本是从事农耕和养蚕的农民,记得春天深了,准备开始种植田地。

注释

  • 地湿莎青:地面湿润,莎草呈现出青绿色。
  • 桃花红:桃花盛开,呈现出红色。
  • 农桑客:指从事农耕和养蚕的农民。
  • 春深:春天已经深入,指春天即将过去,进入春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约817-880),字大拙,唐代诗人,官至工部尚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侧面。《宋氏林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春雨后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薛能游历或任职期间,目睹了春雨后的田园风光,触景生情,回忆起自己曾经从事农耕的生活,因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雨后的田园景象,通过“地湿莎青”和“桃花红”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的清新和生机。诗中的“行人本是农桑客”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对农耕生活的深厚感情。最后一句“记得春深欲种田”,则表达了对春天农耕时节的怀念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湿莎青雨后天:描绘了雨后的地面湿润,莎草呈现出青绿色,给人一种清新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 桃花红近竹林边:桃花盛开,呈现出红色,靠近竹林的边缘,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3. 行人本是农桑客: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他原本是从事农耕和养蚕的农民,对农耕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
  4. 记得春深欲种田:表达了对春天农耕时节的怀念,记得春天深了,准备开始种植田地,传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意象:通过“地湿莎青”和“桃花红”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田园景象。
  • 对比:通过“地湿莎青”和“桃花红”的对比,突出了雨后的清新和生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生活的深厚感情。

意象分析

  • 地湿莎青:地面湿润,莎草呈现出青绿色,象征着雨后的清新和生机。
  • 桃花红:桃花盛开,呈现出红色,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农桑客”指的是什么? A. 农民 B. 商人 C. 官员 D. 学者

  2. 诗中的“春深”指的是什么? A. 春天刚开始 B. 春天即将过去 C. 夏天 D. 秋天

  3. 诗中的“桃花红”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美丽 C. 寒冷 D. 孤独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田园风光,与《宋氏林亭》有相似的田园主题。
  • 孟浩然《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与《宋氏林亭》中的春天景象相呼应。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宋氏林亭》:两者都描绘了田园风光,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山居的宁静和超脱,而薛能的诗则更注重对农耕生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薛能的《宋氏林亭》,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