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客有逢故人者,代书其情)》

时间: 2025-01-11 02:29:48

莫恨那回容易别,不妨久远情肠。

为人留下旧风光。

花枝长好在,馥馥十年香。

便是旧时帘外月,却来小槛低窗。

朦胧影里淡梳妆。

相看如梦寐,回首乍思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客有逢故人者,代书其情)
作者: 毛滂 〔宋代〕

莫恨那回容易别,不妨久远情肠。
为人留下旧风光。
花枝长好在,馥馥十年香。
便是旧时帘外月,却来小槛低窗。
朦胧影里淡梳妆。
相看如梦寐,回首乍思量。

白话文翻译:

别离时别恨无须太深,不如珍惜这份长久的情感。
把美好的景象留给彼此,
花枝依旧在,芬芳的香气已过十年。
即使是往日帘外的明月,如今照在这小窗前。
在朦胧的影子中轻轻梳妆,
相看时仿佛如梦一般,回首时又不禁思量。

注释:

  • 莫恨:不要抱怨、恨怨。
  • 旧风光:指过去美好的景象与回忆。
  • 馥馥:芳香的样子,形容花香浓郁。
  • 帘外月:指窗外的月光,代表思念与怀旧。
  • 朦胧影:模糊的身影,形容人影在光影中的若隐若现。

典故解析:

  1. :古人常用月亮象征思念与离别,尤其在夜晚的情景中,月光常常引起人们对旧时情感的回忆。
  2. 梳妆:在古代,女子梳妆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华,号月溪,宋代词人,擅长填词,作品多描绘情感与自然,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与故人重逢之际,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情感的珍视与怀念,以离别与重逢为主题,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毛滂对友情与离别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便以“莫恨”二字直入主题,表达了对昔日别离的不怨恨,而是提倡珍惜这份长久的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花枝依旧,香气浓郁,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并未削弱彼此的情感。诗中对“旧风光”的追忆,映射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持久与珍贵。

在“便是旧时帘外月”一句中,月光照耀着窗前,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当前情感的升华。最后两句通过“相看如梦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情感,像梦一样虚幻却又真实可感,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往昔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人际关系中情感的复杂与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莫恨那回容易别”:劝诫对方不要怨恨当初的轻易别离。
    • “不妨久远情肠”:反而应当珍惜这份长久的情感。
    • “为人留下旧风光”:留给彼此美好的回忆与景象。
    • “花枝长好在,馥馥十年香”:即使时光流逝,花枝依然美丽,香气仍在,暗示情感的持久。
    • “便是旧时帘外月”:即使是往日的明月,也依然照射在窗前,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
    • “却来小槛低窗”:小窗前的月光,增添了一种温馨的感觉。
    • “朦胧影里淡梳妆”:朦胧的影子中,轻轻地梳妆,形象生动。
    • “相看如梦寐,回首乍思量”:与故人相对,似梦般美好,不禁回首思量,充满情感的交织。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月光,象征着情感的流淌。
    • 拟人:花枝与香气似乎有了生命,彰显情感的深度。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强调了珍惜长久情感的主题,传递出温暖而深远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象征思念与怀旧,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 花枝:象征美好与青春,传达出对往昔的珍视。
  • 朦胧影:象征模糊的记忆与情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莫恨那回容易别”中的“莫恨”意指: A. 应该恨
    B. 不要恨
    C. 可以恨

  2. 诗中提到“花枝长好在,馥馥十年香”,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花的赞美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持久友谊的珍视

  3. “相看如梦寐”中的“梦寐”指的是: A. 现实
    B. 梦中
    C. 过去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 苏轼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同样描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更加强调对月亮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象寄托对友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