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时间: 2025-01-11 16:56:05

钟鼓嗟无与,衰残亦任时。

岁华髭鬓上,心事永云知。

尚若泠然善,何能养就儿。

数篇存雅道,三复愧新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作者: 曹勋 〔宋代〕

钟鼓嗟无与,衰残亦任时。
岁华髭鬓上,心事永云知。
尚若泠然善,何能养就儿。
数篇存雅道,三复愧新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耳疾的感慨,叹息钟鼓声无从享受,衰老的身体也只能随时光而去。岁月在鬓发上留下印记,心中所思却无人知晓。纵然对儿女的关怀如冰雪般清澈,然而又怎能养成他们呢?几篇诗作仍存于雅道,但我却多次为新诗的愚钝而感到羞愧。

注释:

  • 钟鼓: 古代乐器,象征欢乐与庆贺。
  • 衰残: 指身体的衰老与残缺。
  • 岁华: 指岁月与光阴。
  • 髭鬓: 指胡须和鬓发,象征老年。
  • 泠然: 形容清冷、清澈的样子。
  • 雅道: 指高雅的诗文或艺术。
  • 新诗: 新作的诗,可能指与古典诗歌相比的新风格。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确的典故,但钟鼓、岁华等词汇常在古典诗词中出现,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的“雅道”也引发对古典文学的追思,感叹当代诗歌的不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情感真挚。他的诗常常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与友人交谈时写成,反映了作者对耳疾的无奈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文学创作的自省。

诗歌鉴赏:

这首《和同官问耳疾六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耳疾困扰下的内心世界。开篇的“钟鼓嗟无与”直接引入了诗人的身体状况,钟鼓声的缺失象征着生活中欢乐的缺失,进一步加强了衰老带来的无奈和悲伤。接着,诗人以“岁华髭鬓上”描绘了岁月在身体上的痕迹,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自身的衰败。

而“心事永云知”则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尽管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思考,却无人能够理解。此处的“云”字,似乎在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心中所思都如云烟般飘渺,难以捉摸。接下来,诗人以“尚若泠然善”表达了自己对儿女的关怀与爱护,但又感到无能为力,似乎无论多么清澈的情感,也难以改变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自谦地提到“数篇存雅道,三复愧新诗”,表明自己虽有几篇诗作留存,但仍旧感到对新诗的愧疚,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对自身才华的谦逊。这种情感的自省,使整首诗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钟鼓嗟无与: 诗人因耳疾而无法听到钟鼓的声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失落感。
  2. 衰残亦任时: 身体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任凭时间流逝。
  3. 岁华髭鬓上: 年龄在双鬓上留下了白发,象征衰老。
  4. 心事永云知: 内心的情感和思绪无人能懂,表现孤独。
  5. 尚若泠然善: 对儿女的爱如清水般清澈,但感到无能为力。
  6. 数篇存雅道: 强调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努力与追求。
  7. 三复愧新诗: 对新诗的创作感到羞愧,反映对自身创作水平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 全诗在结构上有对称之美,例如“钟鼓”对“衰残”。
  • 比喻: “心事”比喻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使用“云”作动态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耳疾的无奈、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创作能力的反思,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鼓: 代表欢乐与生活的美好。
  • 岁华: 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心事: 内心情感与思考的承载。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时间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钟鼓”象征什么? A. 欢乐
    B. 痛苦
    C. 时间
    D. 孤独

  2. “岁华髭鬓上”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年龄的增长
    B. 家庭的幸福
    C. 友谊的真挚
    D. 生活的富裕

  3. 诗人对新诗的态度是: A. 自豪
    B. 羞愧
    C. 漠视
    D. 欢喜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曹勋的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衰老与生活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而曹勋则专注于个人的感受与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