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契玄法师赴内道场
作者: 卢纶 〔唐代〕
昏昏醉老夫,灌顶遇醍醐。
嫔御呈心镜,君王赐髻珠。
降魔须战否,问疾敢行无。
深契何相秘,儒宗本不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老者在醉酒状态下的思考与感悟。他在灌顶仪式中领悟到醍醐灌顶的真义。嫔妃们呈上心中的镜子,君王则赐予他发饰的珠子。诗中提到降魔是否需要战斗,询问病痛是否敢于出行。最后,诗人感叹深厚的契约为何要保密,儒家宗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注释:
- 昏昏醉老夫: 指醉酒状态下的老人,象征着对生活和真理的迷糊与思考。
- 灌顶: 指佛教的传法仪式,通过特定的仪式传授佛法。
- 醍醐: 指醍醐味,象征着最纯净的智慧和真理。
- 嫔御: 指宫廷中的妃嫔,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髻珠: 指用于装饰发髻的珠子,象征着恩赐和权力。
- 降魔: 指战胜内心的魔障或外部的邪恶力量。
- 儒宗: 指儒家学派,强调儒家的思想本质。
典故解析:
- 灌顶: 源于佛教文化,通常指在特定仪式中,传授教义与启迪智慧。
- 醍醐灌顶: 形容受到极大的启发或教诲,常用于比喻明悟真理。
- 本诗涉及的权力与智慧,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佛教盛行之际,诗人可能是在送别一位法师赴道场时所作,反映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老者的视角,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智慧和权力的深刻反思。开篇以“昏昏醉老夫”引入,表示在醉酒中对人生的迷茫与追求。灌顶遇醍醐,象征着对真理的领悟,显示出即便在醉态中,智慧仍有所浮现。嫔妃呈心镜,君王赐髻珠,展现了权力的象征与人情的温暖,反映出诗人对权力与美好事物的赞美。然而,随之而来的疑问“降魔须战否,问疾敢行无”,则揭示了人生的困惑与挣扎,是否要面对内心的魔障,是否敢于承担身体的病痛,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最后两句“深契何相秘,儒宗本不殊”则是诗人的哲学思考,强调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知识的共享,儒家思想的本质并无不同,体现出一种对人性深处的理解与尊重。整首诗在律动中蕴含着深邃的思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 昏昏醉老夫: 描绘出醉酒状态的老者,表现出对生命的迷惘。
- 灌顶遇醍醐: 通过灌顶的仪式领悟到真理,象征着智慧的启迪。
- 嫔御呈心镜: 描绘出权势者的妃嫔,象征着美丽与权力的交织。
- 君王赐髻珠: 君王的恩赐,象征着地位与权力的认可。
- 降魔须战否: 提出内心斗争的疑问,反映出对生活的困惑。
- 问疾敢行无: 质问是否敢于面对疾苦,表现出人生的矛盾。
- 深契何相秘: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质疑深厚的情感为何要隐藏。
- 儒宗本不殊: 归结出儒家思想的本质相同,表达人性之共通。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对仗工整,如“嫔御呈心镜,君王赐髻珠”,展现出诗人的语言技巧。
- 比喻: “醍醐”比喻真理,形象生动,表现出思想的深刻。
- 反问: 提出降魔与问疾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对于权力、智慧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人性与道德的关怀,表达出一种对生命哲理的追求和反思。
意象分析:
- 醉老夫: 代表迷惘与追寻智慧的象征。
- 灌顶: 象征启迪与真理。
- 嫔御与君王: 反映社会地位与权力。
- 魔与疾: 代表内心的挣扎与人生的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醍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真理与智慧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卉 -
填空题: “嫔御呈心镜,君王赐髻珠。”中的“嫔御”指的是____。
-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降魔”是指对外部敌人的斗争。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B
- 宫廷中的妃嫔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卢纶的《送契玄法师赴内道场》与李白的《送友人》均表达了对友情与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抒情与豪放,而卢纶则更注重哲理与内省,展示了不同的写作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