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寄周元翁十首之》
时间: 2025-01-23 21:02: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怀寄周元翁十首之
作者: 贺铸 〔宋代〕
周郎走王都,马足尘翻波。
贺老宦江夏,无人惊雀罗。
出处躁静间,奈此贫病何。
平生解指誓,晚境忽婆娑。
迫死不得休,前言食已多。
尚敢厌闲冷,欻为赴火蛾。
白话文翻译
周郎(周元翁)已离开王都,马蹄扬起尘土如波浪。
贺老宦(贺铸)在江夏,周围无人关心他,像受惊的雀鸟在罗网中挣扎。
在这躁动与宁静的交替中,我该如何面对这些贫困与病痛呢?
一生中我曾许下誓言,但如今却感到无奈与彷徨。
被迫活着却不得安宁,早先说过的话如今日渐繁多。
我怎敢厌倦这种冷清的生活,竟然像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
注释
- 周郎:指周元翁,可能是对朋友的称呼。
- 马足尘翻波:形容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像波浪一样。
- 贺老宦:贺铸自称,表示谦逊。
- 雀罗:指捕鸟的网,比喻受困的状态。
- 躁静:指内心的焦虑与宁静交替。
- 婆娑:形容摇摆不定的状态。
- 赴火蛾:指不顾一切地追求,象征对生活的执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方回,号渔洋,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表达对人生、友情的感慨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贺铸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苦闷与无奈,表现出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困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周郎(即周元翁)的怀念,展现了贺铸对昔日友谊的珍视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挑战和内心的挣扎。开篇描绘了周郎离去的情景,紧接着以“马足尘翻波”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幻。
在描写自身境遇时,作者以“出处躁静间”来体现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外界环境的失落感,也有对个人困扰的深切思考。诗的后半部分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执着,尤其是“尚敢厌闲冷,欻为赴火蛾”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仍然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周郎走王都:周郎离开王都,暗示时光流逝。
- 马足尘翻波:马蹄踏起的尘土像波浪,象征着急速而来的变化。
- 贺老宦江夏:作者自称,表明身处江夏的孤独。
- 无人惊雀罗:无人关注自己的困境,感到孤立无援。
- 出处躁静间:内心的挣扎,既有动荡,也有宁静。
- 奈此贫病何:面对贫病的无奈与困扰。
- 平生解指誓:曾经的誓言,如今感到无奈。
- 晚境忽婆娑:晚年的境遇,犹如飘舞般不定。
- 迫死不得休:被困于生活的无奈。
- 前言食已多:曾经的承诺与现在的现实形成对比。
- 尚敢厌闲冷:对生活冷清的厌倦。
- 欻为赴火蛾:愿意为追求而冒险,象征对生活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马足尘翻波,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对比:过去的誓言与现在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生活的困境拟人化,使其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现了人性中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象征行走与变化。
- 尘:象征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
- 雀罗:象征困境与无助。
- 火蛾:象征对生活热情的追求与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周郎走王都,马足尘翻波,这句中的“马足尘翻波”意指什么?
- A. 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像波浪
- B. 马在水中游泳
- C. 马在草地上吃草
-
诗中提到的“雀罗”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
- B. 困境
- C. 快乐
-
“尚敢厌闲冷,欻为赴火蛾”中的“火蛾”象征着?
- A. 对生活的厌倦
- B. 对生活的执着
-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写自然美景与人情。
诗词对比
- 贺铸《怀寄周元翁十首之》 vs 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但贺铸更加侧重于对生活困境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贺铸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