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阳馆》

时间: 2025-02-04 15:26:06

客愁何并起,暮送故人回。

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

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

独坐离容惨,孤灯照不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泥阳馆

客愁何并起,暮送故人回。
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
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
独坐离容惨,孤灯照不开。

白话文翻译:

客愁为何而同时涌起,黄昏时分送走故人回家。
废弃的馆舍中,秋天的萤火虫飞舞,
空荡的城市里,寒冷的雨水落下。
夕阳映照着白露,树影扫过青苔。
我独自坐着,心中愁苦,
孤灯下的光线显得格外昏暗。

注释:

  • 客愁:游子或旅客的忧愁。
  • 并起:同时出现。
  • 废馆:荒废的馆舍。
  •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象征孤独与凄凉。
  • 寒雨:冷清的雨,营造出萧瑟的气氛。
  • 白露:秋天的露水,象征着时节的变换。
  • 树影扫青苔:树的影子扫过青苔,体现出自然景色的细腻与变化。
  • 离容惨:离别的情感,令人心痛。
  • 孤灯照不开:孤单的灯光,照不亮心中的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字阮籍,号宗阮,唐代诗人,生于约779年,卒于843年。他以清新、细腻、含蓄的诗风著称,善于刻画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泥阳馆》创作于贾岛的晚年,表达了他对故人离别的惆怅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诗中描绘的秋夜景象、孤灯下的愁苦,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泥阳馆》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孤独的体验。开篇的“客愁何并起”,直接引入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因故人离去而引发的忧愁。接下来的描写,诗人利用“废馆”、“秋萤”、“空城”和“寒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孤独的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进一步增强了秋天的意象,夕阳的余晖与白露的清凉形成对比,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最后,“独坐离容惨,孤灯照不开”以孤灯映照出内心的惨淡,展现了诗人孤独的情感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使读者能感同身受,领悟到离别与孤独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愁何并起: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忧虑与愁苦。
  • 暮送故人回:描绘了黄昏送别的场景,暗示着离别的无奈。
  • 废馆秋萤出:描写荒废的馆舍和秋天的萤火虫,展现孤独与凄凉。
  • 空城寒雨来: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反映出内心的情感。
  • 夕阳飘白露:夕阳与白露的结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树影扫青苔:树影拂过青苔,表现出自然的细腻。
  • 独坐离容惨:孤独的坐着,心中充满离愁。
  • 孤灯照不开:孤灯的微弱光线,象征内心的阴郁与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灯”比作内心的孤独,反映出情感的深度。
  • 拟人:萤火虫的飞舞、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的孤寂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与离别为主题,借助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愁:象征对故人的思念与离别的忧伤。
  • 秋萤:代表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 寒雨:冷清的雨水,增强了诗的悲凉气氛。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离别的无奈。
  • 孤灯:代表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客愁何并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2. “废馆秋萤出”中的“秋萤”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欢笑

  3. 诗的最后一句“孤灯照不开”表达了什么? A. 光明
    B. 复杂
    C. 无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贾岛的《泥阳馆》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写了孤独的情感,但李白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而贾岛则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深切思索。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诗人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代诗人贾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