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寻邬春暮感怀用叶圣陶先生韵》
时间: 2025-04-27 19:44: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寻邬春暮感怀用叶圣陶先生韵
作者: 熊盛元 〔当代〕
啼鴂声中,垂杨烟外,梦觉难辨昏晨。
一帘香淡,杯酒酹山神。
谁谓蛮荒地僻,弦歌起长葆天真。
荷盘翠漙漙露滴,珠玉最堪珍。
遥闻。仙侣笛,桃源在迩,莲曲翻新。
任骚客舒怀,醉品清醇。
笑我黉宫抗语,谈屑共花瓣纷纭。
心相契,壶觞自引,休问此何人。
白话文翻译
在啼鴂的鸣叫声中,垂柳烟霞之外,梦中醒来却难以分辨是晨还是昏。
一帘淡淡的香气,杯中的酒洒向山神。
谁说这里是蛮荒偏僻之地,弦歌声中却保持着天真的纯真。
荷盘上翠绿的露珠滴落,最是珍贵如珠玉。
远远听到仙侣的笛声,桃源就在附近,莲曲也翻新。
任凭骚客们舒展心怀,尽情品味这清醇的酒。
嘲笑我在黉宫中高谈阔论,谈论之间花瓣纷飞。
心灵相契,酒壶自引,何必问这是谁呢。
注释
- 啼鴂:指紫鴂鸟,鸣叫声清脆,常用来描写春天的景象。
- 垂杨:指垂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情。
- 酹:即洒酒祭神。
- 蛮荒地僻:指偏远的地方,常与文明相对。
- 长葆天真:保持纯真的状态。
- 荷盘:指盛放荷花的器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熊盛元,现代诗人,作品风格多样,善于通过自然描绘情感,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意象。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暮时节,诗人感怀自然与人生,试图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纯真年代的追忆。
诗歌鉴赏
全诗在春日的宁静与欢乐中流淌,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开篇以啼鴂声和烟霞的垂柳交织,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梦觉难辨昏晨”的描写,表达了在自然中迷失的状态,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接着,通过“一帘香淡,杯酒酹山神”,诗人引入了祭神的意象,暗示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谁谓蛮荒地僻”来反驳世俗的看法,强调即使在偏僻之地,仍然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纯真。特别是“荷盘翠漙漙露滴,珠玉最堪珍”,用荷花的清新与珍贵来象征生活中那些值得珍惜的瞬间。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享受着生活的每一刻。最后的“心相契,壶觞自引,休问此何人”,表达了一种无问西东的洒脱,显得格外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啼鴂声中:春天的鸟鸣,象征着新生。
- 垂杨烟外:描绘春天的柳树,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梦觉难辨昏晨:在自然中沉醉,时间似乎模糊了。
- 一帘香淡:香气淡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杯酒酹山神: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荷盘翠漙漙露滴”比喻生活的清新与珍贵。
- 对仗:如“啼鴂声中,垂杨烟外”形成对比,增强音乐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纯真的怀念,鼓励人们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啼鴂: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垂杨:代表柔情与生机。
- 荷盘:象征着纯洁与珍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 A. 燕子
- B. 鴂鸟
- C. 麻雀
-
“酹山神”中的“酹”是什么意思?
- A. 倾倒
- B. 祭祀
- C. 斟酒
-
诗中提到的“蛮荒地僻”是指什么?
- A. 繁华地带
- B. 偏远之地
- C. 现代城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怀,而熊盛元的作品则更多关注个人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流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选》
- 《叶圣陶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