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有雪意戏书》

时间: 2025-01-10 23:10:06

壮岁羁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

狂心那复缴鸿鹄,世事已如风马牛。

雪作未成增惨澹,叶飞欲尽更飕飀。

聊将袖里平戎事,判断千岩万壑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连日有雪意戏书
作者: 陆游 〔宋代〕

壮岁羁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
狂心那复缴鸿鹄,世事已如风马牛。
雪作未成增惨澹,叶飞欲尽更飕飀。
聊将袖里平戎事,判断千岩万壑秋。

白话文翻译

在壮年时期我曾游历半个中国,如今却已憔悴得像那老旧的衣裳。
我那狂放的心情怎能再去追逐高飞的鸿鹄,世事就像风中的马牛一样难以把握。
雪还没下成,反而增添了几分惨淡的情绪,树叶飞落,似乎要尽,寒风萧瑟。
我只能将心中的平戎之事放在袖中,去判断那千山万壑的秋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壮岁:指年轻时的壮年时期。
  • 羁游:被拘束而游历,形容漂泊无定。
  • 菟裘:菟是兔子,裘是皮衣,形容年老体衰。
  • 狂心:指狂放不羁的心情。
  • 鸿鹄:指大雁和天鹅,这里用来比喻高远的理想或志向。
  • 飕飀:形容风声,指阵阵寒风。

典故解析

  • 风马牛:出自《左传》,意为毫不相干的事情。
  • 千岩万壑:形容山峦起伏的壮丽景色,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国破家亡,作品内容既有爱国情怀,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他的诗风直白而深刻,情感真挚,尤其以爱国诗闻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日衰,陆游心中充满忧国忧民之情。他以“雪”作引子,描绘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寒冷,反映了自己对时局的失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连日有雪意戏书》是陆游晚年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国家动荡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壮岁羁游半九州”引入,表现了诗人在壮年时代的豪情壮志,而如今的“憔悴”则突显了岁月的无情和衰老的无奈。接下来的“狂心那复缴鸿鹄”,更是直接表露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表现了心中无法实现的理想与对世事的感叹。

“雪作未成增惨澹,叶飞欲尽更飕飀”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展现出一种凄凉的气氛,雪本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在这里却成了诗人悲凉情绪的象征。“聊将袖里平戎事”一句则是诗人心中对国家的忧虑,虽然现实中已无力回天,但心中仍旧思念着平定国家的壮志,展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思乡、忧国的复杂情感,流露出对逝去青春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壮岁羁游半九州:描述壮年时期的游历,表现出曾经的意气风发。
  2. 即今憔悴老菟裘:对比现在衰老的状态,展现岁月的无情。
  3. 狂心那复缴鸿鹄:表达理想的追求已然无望,心中感叹。
  4. 世事已如风马牛:世事变迁如风中马牛般无常,令人无奈。
  5. 雪作未成增惨澹:雪还未落成,反而愈发显得凄凉。
  6. 叶飞欲尽更飕飀:树叶纷纷飘落,寒风更显萧瑟。
  7. 聊将袖里平戎事:心中仍存着国家大事的忧虑。
  8. 判断千岩万壑秋:试图通过山川的变化来思考人生,寄托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世事已如风马牛”,用风马牛比喻世事的变幻无常。
  • 拟人:如“叶飞欲尽更飕飀”,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对衰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集中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忧伤,反映诗人内心的凄凉。
  • :代表青春的逝去与生命的无常。
  • 千岩万壑: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寄托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壮岁羁游半九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追忆往昔的豪情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国家的忧虑

  2. “狂心那复缴鸿鹄”中的“鸿鹄”指代什么?
    A. 一种鸟类
    B. 理想与追求
    C. 朋友

  3.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A. 雨
    B. 雪
    C. 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对亲人的思念和忧国情怀。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豪情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均反映出对国家与个人的思考,陆游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而杜甫则多通过社会现实进行抒发。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情感基调均是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