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
白话文翻译:
阆州城东的灵山是洁白的,阆州城北的玉台则是碧绿的。
松树在云间漂浮,似乎快要消失,但又无尽无穷;江水在流动,似乎要崩塌,却又不至于崩溃。
谁知道这根本没有鬼神的聚会?我已经感到这股气息与嵩华相敌。
中原的战斗还未结束,我们应当在此结庐,以青壁为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阆州:古代地名,今四川阆中市。
- 灵山:指山的灵气。
- 玉台:指台的美丽。
- 浮:漂浮,悬空。
- 崩:崩塌。
- 无:没有。
- 鬼神:指神明或鬼魂。
- 气:气息或气质。
- 嵩华:指嵩山与华山,象征高大和坚韧。
典故解析:
- “根无鬼神会”:表达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不信仰。
- “中原格斗”:指当时的战乱情形,暗指国家的动荡和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深刻反映社会现实,饱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阆山歌》写于杜甫的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国家动荡,民众苦难。诗人以阆州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阆山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现实意义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阆州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世浮沉、时局动荡的深刻感受。诗中开篇描写阆州城东的灵山和城北的玉台,色彩鲜明,构建出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接下来的描写则突显了自然景象的矛盾,松树似要消失,却又在云间徘徊,江水在动荡中却又保持着稳定。这种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喻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尤其是“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一句,诗人质疑鬼神的存在,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不屑。最后一句“中原格斗且未归”,让人感受到战乱带来的无奈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阆州城东灵山白”:描绘阆州城东的灵山,色彩清晰,展现出自然之美。
- “阆州城北玉台碧”:北方的玉台呈现出碧绿的色彩,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美。
- “松浮欲尽不尽云”:松树漂浮在云端,似乎要消失,却又无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永恒。
- “江动将崩未崩石”:江水在流动,似乎要崩塌,展现出一种紧张的局势。
- “那知根无鬼神会?”:质疑鬼神的存在,表现出对超自然力量的不信。
- “已觉气与嵩华敌”:感到自身的气质与高山对峙,体现出一种抗争的精神。
- “中原格斗且未归”:中原尚在战斗,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刻关切。
- “应结茅斋著青壁”:希望在此安居,借青壁庇护,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松浮欲尽”比喻生命的脆弱。
- 拟人:将江水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深切的忧虑,对生命、自然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惶惑,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山:象征自然的灵气与美好。
- 玉台:象征美丽与高贵。
- 松树:象征生命的坚韧与脆弱。
- 江水:象征动荡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阆山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
“阆州城东灵山白”中“灵山”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一种精神
c) 一种景象 -
诗中提到的“中原格斗”主要是指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战争
c) 经济斗争
答案:
- b) 杜甫
- a) 一座山
- b) 战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以将《阆山歌》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阆山歌》更侧重于表现作者的忧虑与对时局的反思,而《登鹳雀楼》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追求。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使得两首诗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