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封三绝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8:11:29

山下阴睛只蔽亏,山中烟霭更迷离。

天风忽与游人便,吴楚屯云万里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下阴睛只蔽亏,山中烟霭更迷离。天风忽与游人便,吴楚屯云万里披。

白话文翻译:

在山脚下,阴晴的变化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山中弥漫的烟雾更显得迷离。突然间,天风与游人相伴,吴楚之间的云层像万里披风一样展开。

注释:

  • 阴睛:指天气的阴晴变化。
  • 蔽亏:遮蔽和亏损,形容天色的变化。
  • 烟霭:指山中弥漫的雾气。
  • 天风:指自然界的风。
  • 游人便:游人因此而得利或欢愉。
  • 吴楚:指中国古代的两个地区,吴地和楚地,常用于比喻辽阔的景象。
  • 屯云:聚集的云层。
  • 万里披:形容云层像披风一样延展开来。

典故解析:

“吴楚”作为地名,历史悠久,代表着中国南方的文化和地理特征。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描绘辽阔的自然景观和复杂的人文历史。诗中提到的“万里披”则暗示了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寅,字廷翰,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游历的感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个性和情感。

创作背景:

《登上封三绝 其二》创作于胡寅游历名山之际,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游览山水、陶冶性情的风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山水的变化和游人的心境。开篇“山下阴睛只蔽亏”,便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仿佛让人感受到山脚下的阴晴交替,暗示着人生也充满不确定性。接着“山中烟霭更迷离”,描绘了山中浓雾弥漫的情形,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到迷惑,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惘与思考。

“天风忽与游人便”,在此诗人通过天风的自然现象,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游人在自然的陪伴下,瞬间感受到自由和快乐。最后一句“吴楚屯云万里披”,带出一种辽阔至极的视觉,似乎将自然的美与人类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整首诗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下阴睛只蔽亏:描绘山脚下阴晴的变化,给人一种短暂而又瞬息万变的感觉。
  • 山中烟霭更迷离:山中弥漫的烟雾更加朦胧,暗示内心的迷惘。
  • 天风忽与游人便:天风的突然到来,让游人感到轻松愉快,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 吴楚屯云万里披:辽阔的云层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广阔,传达一种胸襟开阔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层比作披风,形象生动。
  • 拟人:天风与游人相伴,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显示出诗人对形式的把控。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远与坚定,象征人生的目标和追求。
  • :象征变幻与自由,反映人生的不确定性。
  • :象征力量与变化,代表自然的无形影响。
  • 烟霭:象征朦胧与神秘,反映内心的迷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阴睛”在诗中指什么?

    • A. 夜晚
    • B. 天气的阴晴变化
    • C. 日出日落
    • D. 四季变化
  2. 诗中提到的“吴楚”代表的是?

    • A. 两个城市
    • B. 两个地区
    • C. 两位历史人物
    • D. 两种花卉
  3. 诗中“天风忽与游人便”意味着?

    • A. 游人感到孤独
    • B. 游人感到快乐
    • C. 游人迷路
    • D. 游人感到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登上封三绝 其二》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诗意,而胡寅则表现出瞬息万变的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山水诗的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