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时间: 2025-01-26 05:18:27

东沿西泝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

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意思解释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 杨万里

原文展示:

东沿西泝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白话文翻译:

在浙江的渡口,东边的岸边我走,西边的水面我划。来来往往,不知是黄昏还是晨曦。上岸的时候,牵着小船,推着稚子,远处的船上招手,认出是故乡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沿西泝:东边的岸边走,西边的水面划行。
  • 浙江津:指浙江的渡口。
  • 牵樯:牵着船的桅杆。
  • 稚子:指小孩子。
  • 隔船:隔着船。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故乡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游子对故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生活的真实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过白沙竹枝歌》反映了诗人游历浙江的情景,体现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过白沙竹枝歌六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南宋时期的水乡生活。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浙江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悠闲的生活情趣。首句“东沿西泝浙江津”,简练地道出了水乡的地理特征,描绘了一个水网交错、舟行如织的画面。接下来的“去去来来暮复晨”,则展现出时间流转的无常与旅途的往复,给人一种恍惚迷离的感觉。

“上岸牵樯推稚子”一句,透过孩子的视角,展现了亲子间的温暖,孩子的纯真与天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最后一句“隔船招手认乡人”,则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虽隔一水,却依旧能认出故乡的面孔,体现了人们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眷恋。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关怀,是诗人对游子心情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沿西泝浙江津:描述游荡在浙江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辽阔。
  2. 去去来来暮复晨:时间的流逝在此体现,表现出一种循环的感觉。
  3. 上岸牵樯推稚子:温暖的家庭场景,体现出亲子之间的温情。
  4. 隔船招手认乡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隔船招手”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对仗:如“去去来来”,形成节奏感,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故乡与亲情展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透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浙江津:象征着水乡的灵动与诗意。
  • 稚子:代表纯真与家庭温暖。
  • 乡人:象征着亲切的故乡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名是哪个?

    • A. 长江
    • B. 浙江
    • C. 黄河
  2. “牵樯推稚子”中的“稚子”指的是?

    • A. 老人
    • B. 小孩
    • C. 青年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展开?

    • A. 战争
    • B. 故乡与亲情
    • C. 自然灾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杨万里的《小池》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热爱,但杨万里更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腻观察,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理想化的自然景象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