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时间: 2025-01-10 22:41:51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书
作者:柳宗元 〔唐代〕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通过读书逃避世俗事务的心境。他幽静地拒绝世俗的纷扰,静心审视历史的兴衰,感受到人生的起伏。在阅读中,诗人时而欢笑,时而感叹,心中有种难以言表的情绪。书卷在手,时光流逝,身体却感到虚弱,仿佛与历史的轮回隔绝。夜深人静时,他与书卷相伴,孤独而自在,感受着书中的乐趣。诗人厌倦世俗的名利,心中对名声的追求逐渐淡化,认为书本的智慧和历史的知识才是最值得追求的。他告诫自己,要珍惜这具六尺的身躯,不要被名利驱使。

注释

  • 幽沉:指深沉、隐秘的状态。
  • 谢世事:拒绝世俗的事务。
  • 唐虞:古代的贤明统治者,代表理想的政治。
  • 缥帙:形容书卷,轻盈而美丽。
  • 瘴痾:指疾病,常用于形容环境的恶劣影响。
  • 灵府:指心灵或精神的场所。
  • 竹素:竹子和素色的纸,象征清雅的书卷。
  • 得意:指心中感到愉悦。
  • 安用:何必、又何必。

典故解析

  • 唐虞: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两个贤明的帝王——唐尧和虞舜,他们的统治被视为理想的政治状态,象征着古代的美好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柳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和散文。柳宗元在政治上曾遭贬,后期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的追求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和价值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期间,面对政治上的失意,他选择以书为伴,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歌鉴赏

柳宗元的《读书》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中,作者通过对书卷的描绘,展现了他在阅读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满足。他的心灵在书本中获得了自由,脱离了世俗的束缚。诗的开头描绘了他对世事的拒绝,接着通过对唐虞的回顾,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随着诗的深入,柳宗元展现了他在阅读中经历的情感波动,从欢欣到感慨,最后归于内心的宁静。

诗中“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沉浸在书籍中的状态,既有身体的倦怠,也有心灵的放松与愉悦。与书为伴的孤独感与自在感交织,形成了诗人特有的内心世界。最后,柳宗元以“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结束,显示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态度:珍惜自身,不必追逐外界的名声与地位。整首诗充满了智慧与哲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沉谢世事:表达诗人拒绝世俗的心境。
  2. 俯默窥唐虞:静心审视历史的兴衰,寄托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3. 上下观古今:纵观历史与现实,感慨人生的多变。
  4. 起伏千万途:人生有无数条道路,各自不同。
  5. 遇欣或自笑:在阅读中,有时会因欣喜而笑。
  6. 感戚亦以吁:有时因感慨而叹息。
  7. 缥帙各舒散:书卷在手,时光流逝。
  8. 前后互相逾:书中的内容交互影响。
  9. 瘴痾扰灵府:外界疾病影响内心的安宁。
  10. 日与往昔殊:日子与过去大相径庭。
  11. 临文乍了了:看到文字时,心中感受不同。
  12. 彻卷兀若无:卷帙在手,似乎已无物。
  13. 竟夕谁与言:夜深人静,孤独无伴。
  14. 但与竹素俱:唯有书卷相伴。
  15. 倦极便倒卧:疲倦时,倒下休息。
  16. 熟寐乃一苏:沉睡中获得放松。
  17. 欠伸展肢体:伸展身体,舒缓疲惫。
  18. 吟咏心自愉:吟咏中感到快乐。
  19. 得意适其适:心中得意,感到满足。
  20. 非愿为世儒:不愿追求世俗的学者身份。
  21. 道尽即闭口:一旦道出所知,便不再多言。
  22. 萧散捐囚拘:心境清新,摆脱束缚。
  23. 巧者为我拙:聪明人反而显得我笨拙。
  24. 智者为我愚:智者的智慧让我显得愚蠢。
  25. 书史足自悦:历史书籍已足够让我满足。
  26. 安用勤与劬:何必去追求辛劳的名利。
  27. 贵尔六尺躯:珍惜这具身躯。
  28. 勿为名所驱:不要被名声所驱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如“瘴痾扰灵府”,用“瘴痾”象征外界对内心的影响。
  • 排比:多次使用“非愿为世儒”、“道尽即闭口”增强语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并反思世俗名利的无意义。柳宗元通过对历史的回望与个人内心的探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世俗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卷:象征知识、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 唐虞:代表理想的统治,体现历史的辉煌。
  • 竹素:象征清雅,反映诗人的志趣。
  • 六尺躯:象征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沉谢世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世俗事务的热爱
    • B. 对世俗事务的拒绝
    • C. 对历史的无感
    • D. 对名利的追求
  2. 诗人通过阅读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 A. 身心疲惫
    • B. 安慰与愉悦
    • C. 对名声的渴望
    • D. 对世事的关注
  3.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意在提醒我们什么?

    • A. 珍惜生命,拒绝名利
    • B. 追求名声与地位
    • C. 读书的重要性
    •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柳宗元更强调对书籍的依赖和对历史的思考,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逃避。两位诗人在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上各有侧重,但都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抵制。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下一句是什么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上一句是什么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下一句是什么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上一句是什么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下一句是什么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上一句是什么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下一句是什么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上一句是什么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下一句是什么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上一句是什么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下一句是什么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上一句是什么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下一句是什么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上一句是什么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下一句是什么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上一句是什么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下一句是什么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上一句是什么

幽沉谢世事,下一句是什么

俯默窥唐虞。上一句是什么

俯默窥唐虞。下一句是什么

上下观古今,上一句是什么

上下观古今,下一句是什么

起伏千万途。上一句是什么

起伏千万途。下一句是什么

遇欣或自笑,上一句是什么

遇欣或自笑,下一句是什么

感戚亦以吁。上一句是什么

感戚亦以吁。下一句是什么

缥帙各舒散,上一句是什么

缥帙各舒散,下一句是什么

前后互相逾。上一句是什么

前后互相逾。下一句是什么

瘴痾扰灵府,上一句是什么

瘴痾扰灵府,下一句是什么

日与往昔殊。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