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白话文翻译:
在破额山前,碧绿的溪水缓缓流淌,骚人(诗人)遥远地停驻在木兰舟上。春风中充满了潇湘的情意,想要去采摘水中的蘋花,却无法自由行动。
注释:
字词注释:
- 破额山:山名,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具有特定的地理和文化意象。
- 碧玉流:形容水流如碧玉般清澈美丽。
- 骚人:指诗人或文人,古代文人常自称为“骚人”。
- 木兰舟:一种轻便的船只,常用于水上游玩或旅行。
- 潇湘:指湖南地区,尤其是与春风、春水相关的美丽意象。
- 蘋花:水中生长的花,常象征着美好而又难以到达的愿望。
典故解析:
- 该诗提到的“潇湘”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地名,代表着诗歌中的自然美景以及文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晚号柳河东,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散文和诗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到象州期间,诗人在艰难的生活中仍对自然美有深刻的感悟,表现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开篇以“破额山前碧玉流”描绘出一幅清新宜人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身处的自然环境。接着,诗人以“骚人遥驻木兰舟”自述,表达了他在这美丽的自然中沉思的情景。这里的木兰舟不仅是诗人思考的载体,也是他与自然对话的象征。
“春风无限潇湘意”,这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潇湘地区的情感,春风的温暖和舒适让人心旷神怡,而诗人却面临“欲采蘋花不自由”的无奈,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感慨。这里的蘋花象征着美好而难以企及的愿望,诗人想要接近却不得,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柳宗元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破额山前碧玉流:描绘了破额山前清澈的溪水,采用了“碧玉”这一比喻,强调水的清澈和美丽。
- 骚人遥驻木兰舟:诗人以“骚人”自称,表现出作为文人的身份,远离尘嚣,独自思考。
- 春风无限潇湘意:春风给人带来温暖,充满潇湘的情意,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欲采蘋花不自由: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美好事物却受到限制的无奈,反映了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碧玉流”比喻水的清澈。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对潇湘的无限向往。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破额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美好。
- 碧玉流:象征着清澈与纯净。
- 木兰舟:象征着自由与旅行。
- 潇湘:象征着诗意与人文情怀。
- 蘋花:象征着美好愿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破额山前碧玉流”中的“碧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玉石
B. 清澈的水
C. 绿色的植物 -
诗人想要采摘的是什么花? A. 荷花
B. 蘋花
C. 梅花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回忆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由的渴望
C. 对战争的思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柳宗元更倾向于表达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而王维则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