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木居士》

时间: 2025-02-04 15:28:27

波穿火透本无奇,初见潮州刺史诗。

当日老翁终不免,后来居士欲奚为。

山中雷雨谁宜主,水底蛟龙睡不知。

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复长孙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木居士 张舜民 〔宋代〕

波穿火透本无奇,初见潮州刺史诗。 当日老翁终不免,后来居士欲奚为。 山中雷雨谁宜主,水底蛟龙睡不知。 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复长孙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波浪穿透、火焰燃烧,原本并不稀奇,初次见到潮州刺史的诗。 当日的老翁终究无法避免,后来的居士又想做什么呢? 山中的雷雨谁来主宰,水底的蛟龙沉睡不知。 如果天年都能自然顺遂,如今已经繁衍到长孙这一代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波穿火透:形容木头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已经干透。
  • 潮州刺史:指唐代诗人韩愈,他曾任潮州刺史。
  • 老翁:指木头,比喻年老。
  • 居士:指隐士或在家修道的人。
  • 奚为:做什么。
  • 天年:指自然的寿命。
  • 长孙枝:指家族的后代。

典故解析:

  • 潮州刺史诗:指韩愈的诗作,韩愈在潮州任职期间创作了许多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木头的描写,隐喻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规律。诗中提到的“潮州刺史诗”可能是指韩愈的诗作,暗示了诗人对前人诗作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木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生的无常。首联以“波穿火透”形容木头的坚韧,但紧接着指出这并不稀奇,因为韩愈的诗中已有类似的描写。颔联和颈联通过对“老翁”和“居士”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自然的不可抗拒。尾联则以家族后代的繁衍,暗示了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波穿火透本无奇:形容木头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已经干透,这种现象并不稀奇。
  2. 初见潮州刺史诗:初次见到韩愈的诗作,暗示诗人对前人诗作的敬仰。
  3. 当日老翁终不免:指木头终究无法避免自然的侵蚀。
  4. 后来居士欲奚为:后来的隐士或修道者又想做什么呢?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5. 山中雷雨谁宜主:山中的雷雨由谁来主宰,暗示自然的不可抗拒。
  6. 水底蛟龙睡不知:水底的蛟龙沉睡不知,比喻自然的神秘和不可知。
  7. 若使天年俱自遂:如果天年都能自然顺遂。
  8. 如今已复长孙枝:如今已经繁衍到长孙这一代了,暗示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波穿火透”比喻木头的坚韧。
  • 拟人:如“老翁终不免”将木头拟人化。
  • 对仗:如“当日老翁终不免,后来居士欲奚为”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木头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规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波穿火透:形容木头的坚韧。
  • 老翁:比喻年老的木头。
  • 居士:比喻隐士或修道者。
  • 山中雷雨:象征自然的不可抗拒。
  • 水底蛟龙:象征自然的神秘和不可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潮州刺史”是指哪位诗人? A. 杜甫 B. 韩愈 C. 李白 D. 王维

  2. “波穿火透”在诗中形容的是什么? A. 火焰 B. 木头 C. 波浪 D. 雷雨

  3. 诗的尾联“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复长孙枝”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人生的无常 B. 自然的规律 C. 生命的延续 D. 自然的神秘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愈的《潮州诗》:韩愈在潮州任职期间的诗作,与张舜民的诗有相似的背景。

诗词对比:

  • 张舜民的《题木居士》与韩愈的《潮州诗》:两者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但张舜民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张舜民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韩愈诗选》:收录了韩愈的诗作,可以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