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句:唐虞得良弼》

时间: 2025-01-27 04:03:00

唐虞得良弼,姬孔是前身。

尼丘钟骨骼,嵩狱舆精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虞得良弼,姬孔是前身。尼丘钟骨骼,嵩狱舆精神。

白话文翻译:

唐尧和虞舜得到了贤良的辅佐,姬昌和孔子就像是他们的前世。尼丘山赋予了他们坚实的骨骼,嵩山则赋予了他们不屈的精神。

注释:

  • 唐虞:指唐尧和虞舜,古代传说中的贤君。
  • 良弼:贤良的辅佐,指贤臣。
  • 姬孔:指周文王姬昌和孔子,象征着文化和道德的传承。
  • 尼丘:山名,传说中孔子出生地,这里代指孔子。
  • 嵩狱:嵩山,五岳之一,象征着坚韧和崇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著称,主张文学应反映现实,关心民生。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代贤君和贤臣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王禹偁在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时所作,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文化精神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唐尧、虞舜、姬昌和孔子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古代贤君和贤臣的敬仰。诗中“尼丘钟骨骼,嵩狱舆精神”一句,巧妙地运用地理意象,将孔子的智慧和嵩山的坚韧精神相结合,表达了文化传承和精神不朽的主题。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象鲜明,体现了王禹偁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唐虞得良弼”: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古代贤君得到贤臣辅佐的重要性。
  • “姬孔是前身”:通过比喻,将姬昌和孔子视为唐虞的前世,强调文化传承。
  • “尼丘钟骨骼”:用尼丘山象征孔子的智慧和品格,赋予其坚实的文化基础。
  • “嵩狱舆精神”:以嵩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强调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姬昌和孔子比喻为唐虞的前世,形象地表达了文化传承的概念。
  • 象征:尼丘山和嵩山分别象征孔子的智慧和坚韧精神,增强了诗歌的意象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古代贤君和贤臣的形象,强调了文化传承和精神不朽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尼丘:象征孔子的智慧和品格。
  • 嵩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唐虞”指的是哪两位古代贤君? A. 唐尧和虞舜 B. 唐太宗和虞世南 C. 唐玄宗和虞允文 D. 唐高宗和虞世基

  2. “尼丘钟骨骼”中的“尼丘”指的是什么? A. 孔子的出生地 B. 孔子的故乡 C. 孔子的学府 D. 孔子的墓地

  3. 诗中“嵩狱舆精神”中的“嵩狱”指的是什么? A. 嵩山 B. 嵩阳书院 C. 嵩县 D. 嵩岳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 韩愈的《进学解》:强调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诗词对比:

  • 王禹偁的这首诗与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都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敬仰,但王禹偁的诗更侧重于文化传承和精神不朽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王禹偁诗歌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