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寓居 张嵲 〔宋代〕
未有扬雄宅一区,已惊短发似卢蒲。 家贫粥饭随鱼鼓,地远宾从只鸟乌。 已罢书空为咄咄,犹思快耳作呜呜。 衰残政值中兴日,聊得安闲卧五湖。
白话文翻译
我还没有像扬雄那样的一区宅院,却已惊讶自己的短发如同卢蒲般稀疏。 家中贫困,吃饭时只能听着鱼鼓声,地处偏远,宾客稀少,只有鸟乌相伴。 已经不再像殷浩那样书空作“咄咄”之叹,却仍想发出“呜呜”之声以快耳。 在衰残之年,正值国家中兴之时,我只能聊得安闲,卧于五湖之畔。
注释
- 扬雄宅一区:扬雄,西汉文学家,此处指理想的居所。
- 卢蒲:古代传说中的短命植物,比喻稀疏的头发。
- 鱼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此处指简陋的生活。
- 书空为咄咄:典出《世说新语》,殷浩被废后,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表示无奈和愤懑。
- 呜呜:形容声音,此处指抒发情感。
- 五湖:泛指江湖,此处指隐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字巨山,号南轩,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反映了作者晚年贫困潦倒,但仍怀有对国家中兴的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当时国家正值中兴,但作者个人生活困顿,诗中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晚年的贫困与国家的兴盛之间的反差。首联以扬雄宅与卢蒲发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颔联通过“鱼鼓”与“鸟乌”的意象,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简陋的生活环境和孤独的心境。颈联以“书空为咄咄”与“作呜呜”对比,表达了作者从无奈到抒发情感的转变。尾联则以“衰残政值中兴日”与“聊得安闲卧五湖”对比,既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欣慰,又透露出个人隐居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生动,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有扬雄宅一区: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居所的向往。
- 已惊短发似卢蒲:通过卢蒲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衰老。
- 家贫粥饭随鱼鼓:通过鱼鼓的意象,描绘了作者贫困的生活。
- 地远宾从只鸟乌:通过鸟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
- 已罢书空为咄咄:借用殷浩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无奈。
- 犹思快耳作呜呜:表达了作者抒发情感的愿望。
- 衰残政值中兴日:对比了个人衰残与国家中兴。
- 聊得安闲卧五湖: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无奈与孤独。
- 比喻:如“卢蒲”比喻稀疏的头发,形象生动。
- 典故:如“书空为咄咄”借用殷浩的典故,增强了表达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贫困与国家中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扬雄宅:理想的居所。
- 卢蒲:衰老的象征。
- 鱼鼓:贫困的象征。
- 鸟乌:孤独的象征。
- 书空为咄咄:无奈的象征。
- 呜呜:情感的抒发。
- 五湖:隐居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卢蒲”比喻的是什么? A. 稀疏的头发 B. 短命的植物 C. 贫困的生活 D. 孤独的心境
-
诗中“书空为咄咄”借用了哪个典故? A. 殷浩的典故 B. 扬雄的典故 C. 卢蒲的典故 D. 五湖的典故
-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A. 对国家中兴的欣慰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贫困生活的无奈 D. 对孤独心境的抒发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张嵲《寓居》: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但杜甫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张嵲则更多表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世说新语》:了解“书空为咄咄”的典故出处。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词鉴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