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越观和方孚若韵》
时间: 2024-09-19 22:14: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檐阴寂寂转西迟,
检点春工倍费诗。
烟树郁苍何处洞,
雨苔斑驳旧人碑。
清泉白石仙游地,
芳草绿阴晴昼时。
目送水云谁领会,
沙鸥点点柳丝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景象,檐下的阴影渐渐向西移动,春天的工艺让我更加费心去创作诗歌。那郁郁葱葱的烟雾笼罩着的树木,何处有洞可以让我探寻?雨后苔藓斑驳的旧人墓碑,清泉与白石构成的仙游之地,芳草与绿阴交织的晴天时光。最后,我目送水面和云彩,不知谁能领会其中的奥秘,沙鸥在柳丝上轻轻点缀着。
注释:
- 檐阴:屋檐投下的阴影。
- 寂寂:形容环境的宁静。
- 春工:春季的创作。
- 烟树:指被烟雾笼罩的树木,表现出朦胧的感觉。
- 苔:苔藓,生长在湿润的地方。
- 仙游地:传说中神仙游玩的地方,象征着清幽。
- 芳草绿阴:芳香的草和绿色的阴影,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
- 沙鸥:指一种海鸥,常在沙滩附近栖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被后世称道。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有哲理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作者在游览越观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感慨与对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宁静的春日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开篇以“檐阴寂寂转西迟”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悠然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接着,诗人通过“检点春工倍费诗”表达了创作的艰辛,突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认真态度。
“烟树郁苍何处洞”一句,描绘出自然的朦胧与神秘,似乎在追寻某种深邃的意境。“雨苔斑驳旧人碑”则引发对历史与逝去岁月的思考,诗人在这里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后半部分,“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则展现了一幅恬静的美好画面,诗人似乎在此找到了内心的宁静。“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则回归到对生命哲学的思考,提出了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疑问,给人一种无尽的思索空间。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体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和谐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檐阴寂寂转西迟:屋檐的阴影在静静地向西移动,时间在悄然流逝。
- 检点春工倍费诗:在春天的创作中,诗人的努力与付出加倍。
- 烟树郁苍何处洞:描绘出烟雾笼罩的苍翠树林,隐喻着人对未知的向往。
- 雨苔斑驳旧人碑:雨后苔藓斑驳的墓碑,唤起对故人的追忆。
- 清泉白石仙游地:清泉与白石构成的如仙境般的地方,象征着纯净与宁静。
- 芳草绿阴晴昼时: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芳草与绿阴交相辉映,展现生机。
- 目送水云谁领会:目送水面与云彩,不知谁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意味。
- 沙鸥点点柳丝丝:沙鸥轻点水面,柳丝摇曳,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仗等。“烟树”和“雨苔”都是隐喻,表达了自然的朦胧和历史的厚重。“点点”和“丝丝”的交替使用,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命、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檐阴:象征宁静与流逝的时间。
- 烟树:代表神秘与探索的欲望。
- 雨苔:象征历史与记忆的交织。
- 清泉白石:象征纯净与安宁。
- 芳草绿阴: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檐阴”指的是: A. 太阳的光影
B. 屋檐的阴影
C. 柳树的阴影 -
诗中提到的“雨苔”是指: A. 雨后的湿润苔藓
B. 雨水的声音
C. 雨中的花瓣 -
诗人通过“目送水云谁领会”表达了: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生命的思索
C. 对艺术的热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题越观和方孚若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以自然为主题,李诗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 对比两者,可以发现李曾伯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美与人情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曾伯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