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无为冠鳌亭分韵得山字》
时间: 2025-01-23 05:56:04
岱嵩拆裂沧溟翻,惊魂去干呼复还。
故人劝我勉自宽,圣贵扬名懲毁残。
十生导师超物先,誓言一拜蠲冤烦。
晓暾破霁山云搴,匹马弄袖风翩翩。
解鞍投寺日几砖,苋蔬宜我诗肠酸。
危亭飞出峰之巅,阇黎殷勤劝跻攀。
我饱闻之意欣然,两脚酸涩怯不前。
清景一失矢纵弦,藜杖到手勿作难。
万杉夹迳穿蜿蜒,坦如康庄驾轻軿。
山鬼作章发天悭,似求清诗藻幽妍。
凭樽寸目摄大千,万里碧玉围青天。
远树如发山如拳,孤鸿灭没昏苍烟。
九关上羾须臾还,以气为马不用鞭。
冠鳌榜亭固寓言,亦恐蓬峤神作迁。
云旗往往来飞仙,切勿投饵忧崩骞。
壮哉古邑雄两川,眇然下瞰乃尔孱。
可怜居人蚁纷阗,扰扰膏火日夜煎。
强弱角斗触与蛮,岂知共住一指端。
凭谁与此旷荡观,定当泚颡頳厥颜。
向来学道窥微玄,妙谤与世殊越燕。
空生大觉海一涓,而况此境空所缘。
摩尼流光照八埏,试将此理攻坚顽。
客言有句子未参,一杯满酌浇青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无为冠鳌亭分韵得山字》
李流谦 〔宋代〕
岱嵩拆裂沧溟翻,惊魂去干呼复还。
故人劝我勉自宽,圣贵扬名懲毁残。
十生导师超物先,誓言一拜蠲冤烦。
晓暾破霁山云搴,匹马弄袖风翩翩。
解鞍投寺日几砖,苋蔬宜我诗肠酸。
危亭飞出峰之巅,阇黎殷勤劝跻攀。
我饱闻之意欣然,两脚酸涩怯不前。
清景一失矢纵弦,藜杖到手勿作难。
万杉夹迳穿蜿蜒,坦如康庄驾轻軿。
山鬼作章发天悭,似求清诗藻幽妍。
凭樽寸目摄大千,万里碧玉围青天。
远树如发山如拳,孤鸿灭没昏苍烟。
九关上羾须臾还,以气为马不用鞭。
冠鳌榜亭固寓言,亦恐蓬峤神作迁。
云旗往往来飞仙,切勿投饵忧崩骞。
壮哉古邑雄两川,眇然下瞰乃尔孱。
可怜居人蚁纷阗,扰扰膏火日夜煎。
强弱角斗触与蛮,岂知共住一指端。
凭谁与此旷荡观,定当泚颡頳厥颜。
向来学道窥微玄,妙谤与世殊越燕。
空生大觉海一涓,而况此境空所缘。
摩尼流光照八埏,试将此理攻坚顽。
客言有句子未参,一杯满酌浇青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无为冠鳌亭的所见所感,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提到高山和广阔的海洋,表现出对人生困扰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劝导。作者在诗中思索修道与世俗的关系,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哲理的深邃。通过对山景的描绘,作者传达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由的向往。
注释
- 岱嵩:指的是岱山和嵩山,都是著名的高山,象征着高远。
- 沧溟:指深邃的海洋。
- 阇黎:寺院中的僧侣,负责寺庙的管理和接待。
- 藜杖:用藜草制成的拐杖,象征修行者的身份。
- 摩尼:佛教中的至宝,象征智慧和真理。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十生导师”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十生缘起,强调因果循环的哲理。“冠鳌”则是指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寓意着高远和卓越。诗中涉及的自然景观和哲学思考,都与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字仲礼,号清斋,宋代诗人,工于诗文,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李流谦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流谦游历无为冠鳌亭时,正值他对人生、自然、哲理的思索之际。诗中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对道家和佛教思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流谦的《登无为冠鳌亭分韵得山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中开篇以“岱嵩拆裂沧溟翻”引入,展现出高山与海洋的壮阔,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通过对故人的劝导,表达了对宽容与名利的思考,体现了他对世俗的反思。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使用了细腻的笔触,比如“晓暾破霁山云搴”,不仅描绘了晨光破晓的美景,还暗含着一种对新生的期待。诗中“万杉夹迳穿蜿蜒”展现了山路的曲折和美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凭谁与此旷荡观”,诗人自问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一种孤独的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思想的深邃与情感的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岱嵩拆裂沧溟翻:高山与大海的壮丽景象,展现出自然的力量。
- 惊魂去干呼复还:心中惊恐,仿佛想要回到宁静的状态。
- 故人劝我勉自宽:朋友劝我要学会宽恕自己,放下执念。
- 圣贵扬名懲毁残:名利与荣辱相伴,提醒人要警惕名声的诱惑。
- 十生导师超物先:提及因果法则,超越物质的束缚。
- 誓言一拜蠲冤烦:发誓要放下心中的冤屈与烦恼。
- 晓暾破霁山云搴:晨光破晓,山云被轻轻撩起,描绘了清晨的美丽。
- 匹马弄袖风翩翩:骑马时衣袖随风飘动,表现一种洒脱的心境。
- 解鞍投寺日几砖:下马后投身寺庙,感受宁静的生活。
- 苋蔬宜我诗肠酸:简单的生活适合我,表达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树如发山如拳”,将树木比作人的头发,山体比作拳头,生动形象。
- 拟人:自然景观被赋予情感,如“山鬼作章发天悭”,显示山的灵性。
- 对仗:全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高远、坚定,代表理想与追求。
- 海:象征广阔与深邃,代表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 亭:象征静谧与思考的空间,提供了内心反省的场所。
- 云:象征变化与自由,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流谦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岱嵩”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高山
C) 城市
D) 湖泊 -
“解鞍投寺日几砖”中的“寺”指的是什么?
A) 学校
B) 寺院
C) 酒店
D) 楼阁
答案
- B) 宋代
- B) 高山
- B) 寺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自然美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壮丽山川,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李流谦《登无为冠鳌亭分韵得山字》 vs 王维《鹿柴》
- 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王维的诗更多体现出一种禅意和孤寂,而李流谦则更加强调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流谦的诗更关注内心的挣扎与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展现了一种平和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流谦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李流谦及其作品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