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咏 闲题》
时间: 2025-02-04 16:11: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父咏 闲题
作者: 王哲 〔元代〕
生死轮回何太速,
改颜换百人难识。
有个风狂常自足,
常自足,逍遥处处孤眠宿。
愁煞诸公欢折哭,
恰如堂下三间屋。
屋底你咱烦恼黑,
烦恼黑,堂中我且燃灯烛。
白话文翻译:
生死轮回何必如此急促,
改换容颜百人难以识别。
有一个风流的人总是满足,
总是满足,逍遥自在地四处宿眠。
让人愁苦的诸位在欢笑中折磨哭泣,
正如堂下那三间屋子。
屋子底下你我共同烦恼黑暗,
烦恼黑暗,堂中我便点燃蜡烛。
注释:
字词注释:
- 生死轮回:指人生的生死变化,强调人生的无常。
- 改颜换百人难识:指人们的面貌变化,甚至让熟识的人都难以认出。
- 风狂:风流放荡,形容一种洒脱的性格。
- 逍遥: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态。
- 愁煞:形容非常忧愁,心烦意乱。
- 烦恼黑:指生活中的烦恼、困扰如同黑暗。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对生死与个人内心的思考,反映了元代士人对人生苦短、安逸生活的渴望,亦有对社会现状的隐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生命、自由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们往往借助于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这首诗体现了对生死、自由和内心烦恼的深刻探讨。
诗歌鉴赏:
《渔父咏 闲题》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生死轮回的无奈和对内心烦恼的思考。诗的开头便直面生死的主题,指出其轮回之速令人感到不安,接着又提到改换容颜后,人与人之间的识别困难,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时间而变得疏离。诗中提到“有个风狂常自足”,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表面上看似对现实的逃避,实则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应对。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又引入了“愁煞诸公”的情景,描绘了一种欢笑中却又隐藏着的忧愁,仿佛在映射着世人的处境。最后,诗人以“堂中我且燃灯烛”作为结尾,象征着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希望,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中充满烦恼,但仍需点燃内心的明灯,继续前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死轮回何太速:探讨生死的急促,感慨人生无常。
- 改颜换百人难识:人生变化快,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减弱。
- 有个风狂常自足:描述一位潇洒的人物,强调内心的满足。
- 逍遥处处孤眠宿:表达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愁煞诸公欢折哭:在欢笑中隐藏着忧愁,反映复杂的情感。
- 恰如堂下三间屋:用比喻强调现实的困扰。
- 屋底你咱烦恼黑: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烦恼。
- 堂中我且燃灯烛:象征寻找希望和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屋底你咱烦恼黑”象征生活的困扰。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如“常自足,逍遥处处孤眠宿”通过排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死的无常、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以及对内心烦恼的反思,最终通过光明和希望的象征,传达了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死: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 灯烛:象征希望和光明。
- 烦恼黑:象征生活中的困扰与压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生死轮回”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珍贵
B. 人生的无常
C. 人际关系的复杂 -
“愁煞诸公欢折哭”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哀愁
C. 满足 -
诗的最后一句“我且燃灯烛”意味着什么?
A. 点亮希望
B. 结束一切
C. 感叹生命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及时行乐的思想。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和生活的忧虑,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王哲的《渔父咏 闲题》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王哲更侧重于内心的自省和对生活烦恼的深入剖析,而李白则展现了一种豪放的面对生命的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哲诗文研究》
以上是对《渔父咏 闲题》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蕴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