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0 22:35:10

玉树临风宾欲散,黄昏约马嘶庭。

幽欢未尽有余清。

琼糜方一啜,银烛已双擎。

坐久香津生齿颊,何须五斗消酲。

艳歌声里醉魂醒。

明年思此会,旌旆想登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谢逸 〔宋代〕

玉树临风宾欲散,黄昏约马嘶庭。幽欢未尽有余清。琼糜方一啜,银烛已双擎。坐久香津生齿颊,何须五斗消酲。艳歌声里醉魂醒。明年思此会,旌旆想登瀛。

白话文翻译:

玉树般的身影在风中显得宾客即将散去,黄昏时分约定骑马在庭院中嘶鸣。幽深的欢愉尚未尽兴,仍有余韵。品尝着琼糜,银烛已经高高举起。坐得久了,香气在齿颊间生出,何必要五斗酒来解酒意。在艳丽的歌声中,醉意渐渐清醒。明年回想起这次聚会,心中向往着登上仙境。

注释:

  • 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姿潇洒,如玉树在风中摇曳。
  • 宾欲散:宾客即将离去。
  • 琼糜:美味的粥或食物。
  • 银烛:银制的蜡烛,这里指华丽的蜡烛。
  • 香津生齿颊:形容食物或饮品的美味在口中留下余香。
  • 五斗消酲:用五斗酒来解酒,这里指过量的饮酒。
  • 艳歌:美妙的歌声。
  • 旌旆想登瀛:旌旆,旗帜;登瀛,登上仙境,这里指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背景:

谢逸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次宴会后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宴会的尾声,通过对“玉树临风”、“琼糜”、“银烛”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诗中的“幽欢未尽有余清”一句,既表达了宴会结束时的不舍,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清雅之感。后文的“坐久香津生齿颊”和“艳歌声里醉魂醒”则进一步以感官的体验来加深这种氛围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能亲身感受到宴会的余韵。最后两句“明年思此会,旌旆想登瀛”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首句“玉树临风宾欲散”,通过“玉树临风”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宾客们风姿潇洒的形象,而“宾欲散”则暗示了宴会的结束。
  • “黄昏约马嘶庭”,黄昏时分,马儿在庭院中嘶鸣,增添了一丝离别的哀愁。
  • “幽欢未尽有余清”,表达了宴会虽结束,但欢乐的气氛仍未散去,留下了一丝清雅的余韵。
  • “琼糜方一啜,银烛已双擎”,通过对食物和烛光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宴会的奢华和温馨。
  • “坐久香津生齿颊”,长时间坐着,食物的香味仍在口中回荡,表达了宴会后的满足感。
  • “何须五斗消酲”,不需要大量饮酒来解酒,意味着宴会的欢乐已经足够让人陶醉。
  • “艳歌声里醉魂醒”,在美妙的歌声中,醉意渐渐消散,心情变得清醒。
  • “明年思此会,旌旆想登瀛”,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这次宴会成为值得纪念的时刻。

意象分析:

  • 玉树临风:形象地描绘了宾客们的风姿,象征着高雅和潇洒。
  • 琼糜:美味的粥或食物,象征着宴会上的丰盛和精致。
  • 银烛:华丽的蜡烛,象征着宴会的奢华和温馨。
  • 香津生齿颊:食物的香味在口中回荡,象征着宴会后的满足和回味。
  • 旌旆想登瀛: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玉树临风”形容的是什么? A. 风 B. 树 C. 宾客 D. 庭院

  2. “琼糜方一啜”中的“琼糜”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美食 C. 美玉 D. 美人

  3. 诗中的“旌旆想登瀛”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现在的满足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离别的哀愁

答案: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描绘了宴会后的情景,但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女词人的情感世界。

诗词对比:

  • 谢逸的《临江仙》与苏轼的《江城子》:两者都描绘了宴会后的情景,但谢逸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逸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宋词鉴赏辞典》:详细解析了宋代词人的作品,包括谢逸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