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山月》

时间: 2025-01-11 05:57:30

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

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待山月
作者: 皎然 〔唐代〕

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
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

白话文翻译:

每晚我都在思念故人,常常让山上的明月等待。今夜故人终于到来,山月却不知该在何处。

注释:

字词注释:

  • 夜夜: 每一个夜晚。
  • : 思念,回忆。
  • 故人: 老朋友,旧识。
  • 长教: 常常让,频频地教导。
  • 山月: 山上的明月,指自然景象。
  • : 到来,抵达。
  • 知何在: 知道在哪里。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其情感深厚,有着古人对友谊和相聚的美好期盼。山月象征着思念与等待,借景抒情,情感真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景仁,号皎然,生于大约755年,卒于815年,曾任官职于江南一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之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待山月》创作于皎然的晚年,可能受到了他与故人分别的感情影响,表现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与期待。

诗歌鉴赏:

《待山月》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一句,展示了诗人心中对友人的强烈思念,月亮成为了思念的载体,每晚都在等待着故人的到来。这一意象不仅渲染出孤独与期待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执着。

“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则转折出一种失落与无奈,明月虽在,却似乎并不知道故人到来之时,仿佛在暗示着时间与空间的错位。整首诗情感真挚,简练而富有诗意,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际情感的深刻反思,使得读者在品味美好景物的同时,也感受到人情冷暖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夜忆故人: 每个夜晚都在思念我的老朋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长教山月待: 常常让山上的明月陪着我等待,山月成为了孤独的象征,表现出诗人期待与故人重聚的心情。
  3. 今宵故人至: 今晚终于等来了故人,情感由思念转为期待。
  4. 山月知何在: 可是明月却不知道在哪里,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拟人: 将“山月”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加深了思念的情感。
  • 对仗: 诗句中“夜夜忆故人”和“今宵故人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月: 象征着思念和孤独,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期盼。
  • 故人: 代表着过去的友谊与情感,承载着诗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夜忆故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思念
    • C. 生气
  2. “山月知何在”中的“山月”指的是什么?

    • A. 人
    • B. 明月
    • C. 书
  3.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答案:

  1. B. 思念
  2. B. 明月
  3. B. 唐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与思念之情,使用了明月的意象,展现了对故乡的眷恋。而皎然的《待山月》则更加强调了与故人相聚的期待与失落,情感更加细腻,表现出对友情的深刻思考。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