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峤《幸白鹿观应制》
驻跸三天路,
回旃万仞谿。
群帝飨,洞府百灵栖。
玉酒仙垆酿,
金方暗壁题。
伫看青鸟入,还陟紫云梯。
白话文翻译:
我驻足在这条通往白鹿观的路上已经三天,
回首望去,万丈深渊的山谷如同真庭。
众多帝王在此享乐,仙洞中百灵鸟栖息。
在玉制的酒坛中酿造着仙酒,
金色的匾额在暗壁上刻下了诗句。
我静静地看着青鸟飞入,
又向上攀登那紫色的云梯。
注释:
- 驻跸:停留、停驻。
- 万仞:形容高峻,万仞指极高的山谷。
- 群帝:指许多帝王。
- 飨:宴请、款待。
- 洞府:指神仙居所,常用来指代仙境。
- 百灵:百灵鸟,常象征自由与灵动。
- 玉酒:用玉器盛装的酒,象征高贵。
- 仙垆:仙人的酒坛。
- 金方:金色的匾额。
- 青鸟: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的事物。
- 紫云梯:象征通向仙境的路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峤(约 772—842),字孟郊,号江村,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广受赞誉。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国家相对繁荣,文人墨客聚集,诗歌创作活跃。李峤常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表现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幸白鹿观应制》是一首体现了李峤诗人特有的自然情怀与高洁理想的诗作。诗中,李峤通过描绘白鹿观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仙境的向往。开篇以“驻跸三天路”引出旅途的疲惫与期待,展现出诗人对这片净土的珍视。
“回旃万仞谿”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白鹿观周围险峻的山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群帝飨”则表现了这里的神秘与庄重,隐喻着历代帝王对这片仙境的向往。
接下来的“玉酒仙垆酿”与“金方暗壁题”,不仅描绘出仙境中美酒佳肴的丰盛,更通过“暗壁”暗示了隐秘而深邃的文化底蕴。诗的末尾,“伫看青鸟入,还陟紫云梯”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更高的理想境界,青鸟象征着希望与自由,而紫云梯则象征着通往更高境界的道路,给人以美好的向往与激励。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驻跸三天路:在白鹿观前停留了三天,暗示了这段旅途的漫长与诗人的期待。
- 回旃万仞谿:回首望去,万丈深渊,形象地描绘出白鹿观的自然景色。
- 群帝飨,洞府百灵栖:众多帝王在此聚会,仙洞中百灵栖息,表现出白鹿观的神秘与仙气。
- 玉酒仙垆酿:用玉制酒坛酿造的仙酒,象征高贵与纯净。
- 金方暗壁题:金匾刻下的诗句,暗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伫看青鸟入,还陟紫云梯:青鸟象征希望,紫云梯象征通向理想的道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理想生活相结合,增强诗意。
- 夸张:使用“万仞”来形容山谷的深邃,增强视觉效果。
- 对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由与高尚精神的特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鹿观:象征着仙境与理想的生活。
- 青鸟:象征希望与自由。
- 紫云梯:象征通往理想境界的路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驻跸三天路”,是指诗人停留在什么地方?
- A. 白鹿观
- B. 仙境
- C. 山谷
- D. 王宫
-
诗中“青鸟”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友谊
- C. 希望
- D. 权力
-
“金方暗壁题”中的“金方”指什么?
- A. 金色的诗句
- B. 金色的匾额
- C. 金色的酒杯
- D. 金色的山峰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李峤与王维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幽静与和谐,但李峤的作品更加强调了仙境的神秘与人文气息,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峤诗集》